十一月,調味品專題!

酸甜苦辣鹹,忠愛哪一味?

今年國慶,海天算是體會到了什麼是“人在家中坐,熱搜天上來”。

海天的“雙標”事件算是把每個家庭都司空見慣的調味品,以打着“聚光燈”的方式推到了大衆面前。

開店邦無意去辯論其中的或對或錯,我們只希望拋開輿論,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調味品這個行業以及它背後的商業邏輯。

爲了讓大家對調味品行業有一個更爲深刻的瞭解,開店邦(www.kaidianbang.com)在11月會開始調味品專題的相關報道了。

如果您對專題感興趣,歡迎與我們聯繫。

在專題正式開始之前,我們先來聊一聊,什麼是調味品?

簡單來說,調味品就是讓飯菜變得更好看、更可口的“工具”。

比如,你覺得水煮青菜太淡了,你就會往鍋里加適量的鹽。

比如,你覺得清水煮肉片不好看,也不好吃,你就會往鍋里加辣椒、醬油、食用油、味精……讓這道菜變得好看、好吃,讓人有食慾。

比如,有一天你心情不好,想吃點甜的,你就會往菜里加適量的糖,讓自己吃得開心。

像鹽、辣椒、醬油、食用油、味精、糖……都是家庭裡比較常用的調味品。

在這個基礎上,伴隨工業化的發展,市場上也出現了雞精、中式調味料、西式調味料等更爲複雜的調味料。如果要用專業一點的名詞去稱呼它們,那就是“複合調味品”。

現代的複合調味品是近現代工業化的產物,但在這之前,並不意味着複合調味品不存在。

如果要追溯,我們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

北魏末年,有一位傑出的農學家,叫賈思勰。他寫了一本書,叫《齊民要術》。

書中詳細記載了當時的複合調味品“八和齏”的成分,包括蒜、姜、橘、白梅、鹽、醬等基礎調味品。

只是當時並沒有“複合調味品”這一概念。

直到1500年之後,天津調味品研究所開發出了一套稱爲“八菜一湯”的中式菜餚複合調味品,“複合調味品”這一概念纔在市場中出現。

調味品行業成長到現在,也經歷了幾個發展點:

20世紀90年代,由於各種新出臺的政策助推,以及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國複合調味品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彼時,我國在複合調味品技術上實現酵母抽提物、肉類抽提物的國產化,爲複合調味品提供原科選擇空間。

也正是這個階段,國際複合調味品公司(龜甲萬、味好美、雀巢/太太樂等)先後進入中國,不僅帶來先進的管理方式,還帶來全新的營銷思路,引領我國複合調味品行業大步向前邁進。

2007年,我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布《調味品分類》,促進我國複合調味品行業發展。同年,我國複合調味料的增長率高達20%,並且是所有調味品中增長最迅速的一類。

與此同時,國內也涌現出了一批本土調味品知名企業,如佛山海天調味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廣東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成立)、山西水塔公司(2009年成立)等。

2017年複合調味品產業產量達49.5萬噸,同比增長14.9%,在調味品17個行業列第二位增速僅次於蠔油。

2018年,我國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達到1091億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居家烹飪需求激增,複合調味品在消費端滲透度加速,市場規模達1488億元。

2021年,我國複合調味品市場規模1658億元。

結語: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傳統醬醋滲透率達到了99%,味精滲透率達到了78%,雞精滲透率達到了64%。

面對日益成熟的調味品市場,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將不再侷限於產品差異化、價格差異化,而是企業運營中各個維度的競爭。

只有在各個維度上都做得優於同行,才能成爲行業中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