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飲年報觀察②丨迴歸主業,衆興菌業歷經坎坷重獲生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西安報道

跨界白酒失敗、私募理財“踩雷”後,衆興菌業(002772.SZ)迴歸本業重獲生機。

近日,衆興菌業發佈2023年年報顯示,實現營收19.31億元,同比下降1.99%;淨利潤爲1.6億元,同比增長0.78%。

成立於2005年的衆興菌業,是一家典型的食用菌研發、生產、銷售的農業企業。該公司旗下食用菌生產基地分佈在甘肅、陝西、山東、江蘇、河南、吉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主要用於生產金針菇及雙孢菇鮮品。

2020年以來,受食用菌行業產能擴張及價格波動影響,衆興菌業年度淨利水平出現較大波動。

比如2020年,該公司實現淨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176.24%。而到2021年行業新增產能導致供給增加卻無法消化,作爲行業頭部食用菌公司,其淨利水平斷崖式下跌,同比下降超70%達5496.8萬元。

或爲進一步規避業績波動風險,衆興菌業曾試圖跨界資本市場進行白酒企業收併購與投資以及將部分閒置資金投入私募理財。多種嘗試無疾而終後,衆興菌業終於憑藉食用菌核心業務打了一場“翻身仗”。

雙孢菇“最賺錢”

作爲“金針菇第一股”,衆興菌業的業務範圍幾乎覆蓋了食用菌全生產鏈。

比如該公司旗下已建成或在建生產基地分佈在甘肅天水及武威、陝西楊凌、山東德州、河南新鄉及安陽、四川眉山、江蘇徐州、吉林省吉林市、安徽滁州及蚌埠、湖北孝感等多地。

廣泛分佈的生產基地爲其帶來了產能擴張、原材料成本控制、勞動力資源、產品運輸等多重優勢。

具體到產品來看,2023年衆興菌業共生產食用菌鮮品33.22萬噸,較2022年增加1.54%;實現銷售收入19.31億元,其中金針菇產品9.11億元、雙孢菇產品10.04億元,雙孢菇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99%。

衆興菌業表示,2023年食用菌市場受整體競爭格局、供求關係、蔬菜價格及原材料成本等的多重影響,金針菇品種價格較2022年度下降較多,營業收入及毛利率大幅下降;但雙孢菇品種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該公司雙孢菇營收首次超過金針菇。

雙孢菇又名白蘑菇,是口蘑的一種品類。區別於金針菇,雙孢菇具有高毛利、高產能的特徵。比如2022年上半年雙孢菇毛利率23.25%,而金針菇毛利率僅爲10.5%。此外,雙孢菇日產能達360噸,佔營收比重也進一步提高。

兩大項目依然未達預期

項目建設方面,衆興菌業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衆安生物 “食(藥 )用菌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滿產,實現了小瓶栽培北蟲草的技術突破。此外,衆安生物與金日健力(漳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金興生物公司,實施冬蟲夏草的工廠化培育生產,目前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旗下兩大年產萬噸項目進度未達預期。

包括“年產32400 噸金針菇生產線建設項目”,該公司解釋道,近年來金針菇市場波動較大,公司在持續關注行業動態變化的同時放緩了建設進度;另外東北地區每年有效的工程施工時間相對較短。後續公司將在持續關注行業動態的基礎上及時對項目可行性進行分析論證。

此外,“年產2萬噸雙孢蘑菇及11萬噸堆肥工廠化生產項目”承諾年效益5720萬元,2023 年度產生效益1970.48 萬元(還原可轉債利息後經營效益爲3466.07萬元)。

“年產32400 噸金針菇工廠化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項目”分兩期投資建設,單期項目承諾預期年效益爲2306.28 萬元,2023 年度共產生效益-2,269.60 萬元(還原可轉債利息後經營效益爲-1,420.84 萬元)。

對於上述項目年效益未達標原因,衆興菌業解釋稱受宏觀環境和市場情況變化,產品銷售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共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