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民衆及執勤員警安全 警政署推科技執法3大專案

警政署加強科技執法,以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翻攝照片/林鬱平)

警政署協助地方擴大租用緩撞車,以維護員警及民衆安全。(翻攝照片/林鬱平)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今年1月院會時曾指示,爲能有效減少交通事故,應加強改善相關裝備設施及教育訓練,並善用科技執法。警政署現已規劃「恢復區間測速」、「建置交通科技執法設備」及「增設緩撞車」等3大專案,藉由精進交通安全作爲,守護民衆及執勤員警生命安全。

警政署表示,已對全國45處區間測速設備全面進行標準檢驗及資安檢測,由警政署全程督考管制,使執法設備標準化並於6月全數恢復執法,自恢復執法日起至9月底,與去年同期統計分析,交通事故減少189件、-21.16%及傷亡減少74人、-14.1%,呈下降趨勢,有效達到事故防制效果。

在建置交通科技執法設備部分,分別由交通部道安會補助14處、地方政府自籌經費63處及行政院補助188處共265處,其中188處建置經費由行政院專案覈定5億7500萬餘元,全數於9月底建置完成,後續由各地方政府規劃執法宣導期程再行啓用,透過增設交通科技執法設備於重點路口,增添無形警力全時執法,提升民衆交通守法觀念,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近年因國道員警執勤發生多起交通傷亡事故,如2018年11月23日王黃冠鈞殉職案,行政院自2019年起動用第二預備金租用9輛緩撞車供國道警察局協勤,迄今累計防制事故現場人員傷亡43人(員警8人及民衆35人)、31輛車,成效良好。

有鑑於國道及快速道路的執勤風險,遂規劃國道警察局增設租用3輛緩撞車外,更擴大協助新北市等7個地方政府警察局租用緩撞車15輛,今年所需經費再獲行政院覈撥第二預備金2000萬元支應,預期10月起將有27輛緩撞車陸續投入,使協勤範圍從國道擴及至縣市快速公路,員警到場處理交通事故時,可多一層保障並守護交通事故當事人生命安全。

警政署表示,相關交通作爲不斷進化,是爲了確保行車安全、減少交通事故、強化用路人守法觀念、降低民衆與員警傷亡事故及增加無形執勤警力,籲請用路人共同配合,培養用路守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