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僅750萬票房,看完《鸚鵡殺》,我想說:我們不吃好萊塢那套

什麼樣的國產片最容易爆?

至少放在這個暑期檔來說,無疑是「反詐」和「女性題材」。

《孤注一擲》總票房達到38億,大概率會成爲暑期檔票房冠軍。

而《消失的她》總票房達到35億,基本上穩坐亞軍的寶座。

爲什麼會是這兩部電影?

其實原因很簡單,它們都戳中了社會的痛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實,最主要的是讓觀衆出了一口惡氣。

相比之下,《鸚鵡殺》卻是另一種處境。

上映首日僅750萬,5天票房僅2500萬,評分也鎖定在6分左右,簡直慘目忍睹。

同樣是反詐+女性題材,而且也是真實事件改編,爲什麼處境會天差地別?

在我看來,一方面是因爲《鸚鵡殺》沒有一點“後勁”。

《孤注一擲》上映前,就製造了一個史詩級的熱度。

某APP上,粉絲輕鬆破百萬。

不僅如此,關於電影的短視頻,幾乎每天都能刷到。

數據最爲直觀,累計播放量達到了100億。

觀衆在看完後的評價,也是出奇的一致:“太敢拍了,真的是孤注一擲。”

而《消失的她》的後勁,則是發生在上映後。

不管是單身,還是情侶,都能找到自己的High點。

彷彿在現實世界,“消失的她”也正在上演。

反觀《鸚鵡殺》,海報上赫然寫着「她在戀愛,你在詐騙」這樣的字眼。

在網絡上,也有樣學樣地宣傳,而且還打算蹭一波《孤注一擲》的熱度。

但是事實上,《鸚鵡殺》的主創們,把一切想象得太美了。

另一方面,是電影的賣點不夠明顯。

電影聚焦“殺豬盤”這樣的熱點事件,但是看完它的預告片,內心也毫無波瀾,顯得不痛不癢。

用網友的話說,完全不知道看點在哪裡。

再換個角度看,《鸚鵡殺》這部電影,對於殺豬盤的取材,缺乏深入的瞭解。

要知道,《消失的她》之所以能夠打爆,是因爲陳思誠很懂女性觀衆的心。

首先,他很有話題嗅覺,藉着“泰國殺妻騙保案”,打出了何非這張“鳳凰渣男”的牌。

從何非的身上,觀衆能夠看到“渣男”自私、陰險、冷漠、無情等性格缺陷,瞬間引發了觀衆,特別是女性觀衆的強烈共鳴。

然後,爲了讓觀衆深出一口氣,便打出了第二張牌——“正義閨蜜”。

倪妮和文詠珊組成了“復仇者聯盟”,認真地懲治了渣男一番。

整個故事雖說有瑕疵,但是從起因到結果,基本上都說得通,令人不寒而慄。

而《孤注一擲》則更加直觀,是對整條產業鏈的一次“扒皮抽筋”。

從操盤者到受害者,多個角度立體式展現整個犯罪世界。

對觀衆的警示,比看很多真實的紀錄片的效果還要明顯。

反觀《鸚鵡殺》,整個故事好像有點主次不分。

“殺豬盤”顧名思義,就是想展現詐騙分子打着“交友”和“戀愛”的幌子,藉此來欺騙女性受害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據一項數據顯示,近年來發生的“殺豬盤”案件,受害者多達10多萬,涉案金額達到40多億。

受害者多是一些大齡單身女性,到了適婚的年齡,由於各方面的壓力,所以難免會有些焦慮。

正因爲如此,才被一些不法分子趁虛而入。

原本,電影從受害者的角度,去展現“殺豬盤”無可厚非,但是對於“殺豬盤”的呈現,只有電影前半段僅僅十分鐘不到。

真正的故事,卻是想講述女主在被騙之後,是如何復仇的。

當然,這麼拍也不是不行,但是電影后半段的故事,卻有些匪夷所思。

女主在騙後,並沒有立刻報警,而是選擇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騙她的人。

結果,等到她找到人後,也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報警,而是找機會接近他們,並和對方成爲朋友。

後來,爲了湊時長,還給女主和兩個詐騙分子安排了一場三角戀。

女主竟然這麼聰明,爲什麼還會上當受騙?

不免讓人感到有些邏輯不通.......

後來,我稍微瞭解了一下主創人員的學習背景,才發現這一切似乎說得通。

原來,《鸚鵡殺》導演兼編劇是同一個人,早年都是在國外學習電影相關方面的知識。

這樣的女性復仇題材,其實在好萊塢等西方的電影中很多見,也比較符合國外的那一套價值觀。

總的來說,《鸚鵡殺》題材很好,演員也沒問題,只是沒有拍好。

這樣一看,很多真實故事想要拍成電影,一方面要深入瞭解,另一方面要做好本土化處理。

否則,拿着國內的題材,去套國外的模板,只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只能說,這麼好的一個題材,就這麼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