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辱後復出,這個韓國人竟然做到了

互聯網上有這麼一個梗:中日友誼靠韓國,中韓友誼靠日本,日韓友誼靠……日韓好像沒友誼……

雖說是個梗,但幾句話就道出了東亞三國的歷史關係。

今天說的這部韓國電影,雖然是他們本國的主旋律,但我相信小夥伴們看了,肯定也會心有慼慼——《1947波士頓》。

這是一部由河正宇、任時完、裴晟祐主演的傳記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

今年9月在韓國上映時,還挺讓人驚訝的,畢竟這三位演員有兩個經歷了塌房事件,河正宇被爆出吸毒醜聞,裴晟祐因酒駕被起訴罰款,好在最終票房表現尚可。

導演是曾拍出《生死諜變》《太極旗飄揚》的姜帝圭,他的電影的一大特點,就是用好萊塢類型片的製作模式,去講述帶有民族主義情緒的本土故事。

河正宇飾演的男主角,原型人物是曾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獲得馬拉松冠軍的孫基禎,他以2小時26分42秒的成績完賽,打破了當時的馬拉松世界紀錄,隊友南昇龍獲得銅牌。

然而在領獎臺上,兩人並沒有露出勝利者的笑容,而是低頭不語,因爲他們拼盡全力爭取來的榮譽最終屬於日本。

當時的朝鮮半島處於日據時期,有關朝鮮的歷史、文化一律被日本政府禁止,朝鮮民衆必須把朝鮮姓名改爲日本姓名。

孫基禎這樣的國家選手,也只能身披帶有日本國旗的隊服站上領獎臺,以“孫龜齡”的身份獲得嘉獎。

奏日本國歌時,他和隊友用低頭表示抗議,孫基禎甚至故意用頒獎紀念品月桂樹盆栽擋住胸前的日本國旗,這一幕被當時的西方記者拍了下來。

孫基禎的這個舉動激怒了日本政府,他們不僅沒收了孫基禎的奧運會獎品古希臘騎士頭盔,還逼迫他寫下“從此不再參加田徑比賽”的保證書。

就連轉載那張照片的《東亞日報》都遭到牽連,他們因爲擅自把日本國旗改成太極旗,導致報紙停刊數月,相關記者被送進監獄。

從奪冠到無聲抗議,孫基禎一夜之間變成了朝鮮半島的民族英雄,從這個角度來說,執導《1947波士頓》的最佳人選,非姜帝圭莫屬。

影片的故事,從孫基禎奪冠10年後說起。此時的朝鮮半島已經一分爲二,韓國實現了某種程度的獨立。

身處漢城的孫基禎此時已全然退去奧運冠軍的鋒芒,變成了酗酒的無業大叔,這10年來,一直無人打破他的世界紀錄。

他的隊友南昇龍則繼續挖掘更多的馬拉松選手,希望培養出“第二個孫基禎”,真真正正地身披太極旗,衝擊即將到來的1948年奧運會。

然而,這個計劃很快就遇到困難,因爲根據奧運會賽事的規定,選手需要具備參加過國際賽事的履歷。

儘管孫基禎和南昇龍拿過奧運獎牌,但他們的成績始終屬於日本。如今再想以韓國選手的身份參賽,之前的獎牌和紀錄就都不做數。

要想參加奧運會,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去美國,參加即將開賽的六大馬拉松之一,波士頓馬拉松。

於是,南昇龍想到了孫基禎,因爲他與美國的“波馬之神”約翰·凱利,曾在柏林奧運會期間結下深厚的友情,有他作爲邀請人,韓國選手便可以順利參賽波士頓馬拉松比賽。

約翰·凱利很快給了回覆,並且要求孫基禎親自掛帥,於是,一直頹喪的大叔就這麼成爲了馬拉松教練。

影片的前半段,重點講述孫基禎一行人在準備階段遭遇的困難。

一方面,年輕一輩的選手中鮮有出色的參賽人選,他們平時訓練的成績,別說打破紀錄,能否順利完賽都是個問題。

唯一一個天賦異稟的選手便是徐潤福,然而他一門心思爲母親賺錢治病,性格心高氣傲,對於耗時又不賺錢的訓練不怎麼感興趣。

另一方面,則是最難的資金問題。以韓國當下的國情,選手若去美國參加國際性賽事,需要拿出2000美金/人的保證金,在波士頓當地還需要有一個擔保人。

整個馬拉松隊裡,湊不出一身像樣的訓練裝備,孫基禎和南昇龍甚至都想把自己的奧運獎牌賣了換錢。

美國軍方雖然對他們參賽表示支持,但也僅限於精神層面,最終還是靠着韓國民衆自發捐款兩天,湊齊了他們的保證金和路費。

作爲一部傳記電影,《1947波士頓》的結局早已被“劇透”。

首次參加國際性賽事的徐潤福,靠着驚人的天賦和頑強的毅力,力克衛冕冠軍,第一個衝過了終點線,而“高齡選手” 南昇龍則以第12名的成績順利完賽。

徐潤福的勝利,一雪孫基禎在奧運會領獎臺上的恥辱,也彌補了他耿耿於懷的遺憾,終於有韓國選手,以韓國人的身份奪得了冠軍。

影片後半段的馬拉松比賽環節,導演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專長,激昂的BGM、多線敘事剪輯、升格鏡頭,讓比賽充滿戲劇化和緊張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一部韓國主旋律電影,《1947波士頓》並沒有瘋狂輸出激昂口號,而是通過對人物的細緻刻畫,讓民族主義情緒在片中慢慢升溫。

影片的主角之一徐潤福,出身貧寒,小時候經常去山上的寺廟偷齋飯回家,練就了一身快速爬坡的本領。

成年後,他爲了給母親治病,每天早出晚歸打零工,送外賣、工地搬磚,哪裡給錢就去哪裡。

影片開場,徐潤福之所以參加馬拉松紀念比賽,也是因爲被朋友騙說有獎金,才奮力跑了第一。得知真相後,他轉頭就把獎牌賣掉了。

馬拉松對於徐潤福來說,不是什麼爭取民族榮耀感的運動,僅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母親去世前,曾對徐潤福表示了歉意,希望他以後可以放下負擔,爲自己繼續跑下去,徐潤福這才接受了孫基禎的訓練。

來到美國波士頓後,在簽到環節出了一個小插曲——徐潤福的隊服上印的竟然是星條旗,因爲對於美國來說,韓國尚不是獨立的國家,這次比賽由美國政府做擔保,自然要以美國人的身份參賽。

對此,孫基禎當即表示拒絕,寧願退賽也不接受星條旗的隊服,而徐潤福則認爲來都來了,這時候再退賽,之前的一切付出都是白費。

但只有孫基禎明白,無法代表自己的國家衝過終點是何等的屈辱,他不想把這種遺憾再傳給徐潤福。

經過一夜的思考,徐潤福終於想通,並且在第二天的記者發佈會上,高調地把印有星條旗的隊服退還給賽事負責人。

這番最後的爭取,最終讓他們得償所願,也讓徐潤福徹底醒悟,此時馬拉松對他來說,不再是謀生的工具,而是實現自我價值、獲得民族自豪感的方式。

影片處理得最好的一點,是結尾徐潤福在衝刺階段,腦中忽然浮現出一些畫面,並不是他在記者面前慷慨激昂的爭取,而是兒時在山坡上的奔跑。

母親問他不學習總跑步,以後要成爲什麼,他答到——要成爲奇蹟。

而在1947年的波士頓,徐潤福的確成爲了“奇蹟”,以2小時25分39秒的成績,拿到波士頓馬拉松冠軍。

那次比賽後,南昇龍轉做國家隊教練,1964年東京奧運會之後退役,徐潤福也在體育領域工作長達40餘年。

孫基禎繼續爲韓國培養奧運會冠軍,他在奪冠50年後,拿到了奧委會補發的曾被日本政府沒收的古希臘頭盔。

但遺憾的是,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官方網站上,1936年的馬拉松世界冠軍,至今依舊是“日本選手孫龜齡”……

整體來看,《1947波士頓》是一部完成度較高的傳記電影,導演姜帝圭成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把這樣的一個本國主旋律故事,拍得振奮又激動人心。

同樣在國際賽事中有着艱難旅程的我們,看了很難不會感同身受。

從新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第一枚奧運會獎牌,第一個登上奧運金牌榜榜首的亞洲國家,再到如今的“雙奧之城”,每一次拼搏背後,都在證明國家的崛起,每一次成功背後,都是深厚的民族情懷。

只有拼搏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艱難與不易。這樣的故事不分國界和民族,同樣都能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