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紅海危機 中歐班列需求翻倍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歐洲物流與鐵路營運商數據指出,從紅海航運危機爆發以來,橫跨歐亞大陸、藉助鐵路將貨物從亞洲運往歐洲的需求激增。圖爲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駛出。(新華社)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引述歐洲物流與鐵路營運商數據指出,從紅海航運危機爆發以來,橫跨歐亞大陸、藉助鐵路將貨物從亞洲運往歐洲的需求激增;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也指出,中歐班列的貨運需求已上漲100%。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最新數據具體看到,今年1至2月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2928列,發送貨物31.7萬標準貨櫃,各別年增9%、10%。

俄羅斯媒體index網近日指出,由於紅海航運危機導致貨物運輸管道轉向鐵路,包含中國和歐洲之間的鐵路運輸再次受到關注,成爲更短運輸時間託運企業或個人的「硬性需求」。同時鐵路費率更爲穩定,供應鏈可持續性、聯運方式的多元化也成爲優勢。

美國CNBC網站2月引述荷蘭鐵路橋貨運公司執行董事伊戈爾·坦巴卡所說,過去1個月看到中歐班列預訂量增長37%,「對鐵路運輸的需求爆炸式激增」。

統計運輸路線網至2月底,中歐班列從大陸出發城市已達120個,並可通達歐洲共25個國家、219個城市。負責經營中歐班列「長安號」的西安自貿港建設營運公司總經理袁小軍說,1月詢價訂艙的客戶已成長明顯,2月中歐班列的增幅約爲20%至30%。

除航運之外,中歐之間的安全問題也是近來焦點。中國國防部公告,第14次中國與歐盟防務部門安全政策對話11日在北京舉行,由中共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與歐盟對外行動署和平、安全與防務總司領導共同主持對話。雙方就中歐關係、中國與歐盟防務合作、國際和區域情勢等議題交換意見。

稍早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月下旬出席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時,也會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雙方應尊重彼此核心關切,籌備好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發揮戰略、經貿、綠色、數位等領域對話機制,推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