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全球升溫1.5度 每年須移除最高90億噸二氧化碳

英國牛津大學團隊於臺灣時間6月5日凌晨發佈第二次全球碳移除報告,報告指出到2050年之前,全球每年必須要從大氣中移除70至90億噸二氧化碳,纔可能實現守住升溫攝氏1.5度的目標。本報資料照

臺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引用英國牛津大學團隊於臺灣時間6月5日凌晨發佈第二次全球碳移除報告,報告指出到2050年之前,全球每年必須要從大氣中移除70至90億噸二氧化碳,纔可能實現守住升溫攝氏1.5度的目標。研究團隊認爲,二氧化碳移除可以發揮關鍵作用。

第二次全球碳移除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從大氣中移除的二氧化碳僅約20億噸,且絕大部分來自植林等傳統方法,新型態的二氧化碳移除方法(生物炭、增強岩石風化、直接空氣捕捉、生質能源、碳捕捉與封存等)僅佔總移除量不到0.1%,約130萬噸。

研究團隊認爲,目前政府政策和大規模的移除方法,對新型二氧化碳除技術的投資不足,即便有些二氧化碳移除企業雄心勃勃,想推廣二氧化碳移除技術,使其成爲守住攝氏1.5度的重要工具,但可信度不足。並呼籲各國政府應該實施增加碳移除的政策,並開發更好的監測與驗證系統。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表示,在各式新型態的二氧化碳移除技術中,目前較成熟的是直接空氣捕捉技術,但目前礙於法規尚無法封存,其他移除技術大多都在規畫及研發階段,即便是較成熟的技術,目前在臺灣也還不是可以大規模應用的技術,多數是以小規模試驗,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爲臺灣對於新型態移除技術的法規尚未制定完成,讓從業者無所適從。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蔡呈奇以生物炭爲例,生物炭是將生物質,例如木材、樹葉、農業廢棄物、禽畜糞便等,以無氧或極少氧氣的方式熱裂解之後的產物,二氧化碳會改以惰性碳的形式封存,減低被微生物大量與快速分解的機會,但臺灣目前沒有立法規範生物炭的製程方法,以及不同成分生物炭的施用安全性。而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的目的,應該着重在提升土壤的品質與作物生長的面向,其次纔是碳儲存,否則恐造成良田退化,嚴重影響作物品質與產量,甚至影響食品安全。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教授王珮玲表示,新型態二氧化碳移除技術在臺灣大多還處於小型的實驗規模,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有較強的政府投資力道,推動各種新型態二氧化碳移除技術的發展運用,並已逐步邁入展示技術成果的階段,趨近商業化的規模。而在各項新型態二氧化碳移除技術中,生質能源碳捕捉與地質封存是相對成熟的技術,容易引進國際技術與經驗,臺灣亦有潛在合適的碳封存場域,但在臺灣地質碳封存仍有疑慮,需要精密的地下地質調查,才能精算可儲存量和釐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