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打卡網紅展成家庭觀衆首選

文化新觀察玩在暑期檔展覽篇

正值暑期,“文博熱”持續在全國各地升溫,不少城市的家長紛紛選擇帶着孩子打卡熱門博物館、美術館,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也以大展、網紅展吸引家庭觀衆,不斷延長時間,優化服務,以滿足高漲的參觀需求,可謂是“雙向奔赴”。

假期帶娃“下江南”一共看了12場展覽

隨着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文旅市場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在假期將孩子帶出家門,走進藝術的殿堂,特別是在暑假與寒假,“打卡”各地的網紅展成爲許多家庭觀衆的首選。一位家住天津的母親王弋丹跟北京青年報記者說,今年暑假她帶着三個娃乘着高鐵“下江南”,此行參加一共“打卡”了12場展覽,多數是時下最熱門的展覽,包括上海博物館古埃及展、南京德基藝術博物館“花卉靜物三百年”展覽,以及山東博物館“禮運東方”展覽等等。

王弋丹聊到觀展感受:“在德基美術館,我們看到了莫奈、畢加索、吳冠中、馬蒂斯等藝術家一百多件真跡。仔細端詳畫面上的筆觸,新鮮靈動,閃閃發光,就像剛剛落筆完成一般,彷彿油墨還未乾透,很難想象這裡的每一幅畫作早已經歷了幾十年上百年的時光,纔在這裡與我們見面。”

北青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他們普遍認爲,通過參觀藝術展覽,孩子可以近距離感受藝術的魅力,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少深度看展家長還加入多個羣聊進行日常交流,將日常看展筆記發到羣中分享。

不同於傳統的旅遊方式,以熱門藝術展爲家庭旅遊目的地更加註重深度體驗和知識獲取。王弋丹說,比起景點和網紅打卡出遊這種更偏向於休閒娛樂和拍照留念的方式,自己更傾向於看展出遊,“因爲它能讓我和孩子都收穫滿滿,看展出遊更注重精神層面的交流與學習,能夠深入瞭解展覽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內涵,孩子也普遍喜歡互動性強、寓教於樂的展覽”。

專爲暑期策劃展覽讓小朋友可以沉浸式體驗

爲了讓家庭觀衆有更好的體驗,如今不少展覽從策展就考慮到家庭用戶的體驗。今年暑假,“2億年的地球記憶——恐龍化石特展”在遇見博物館·北京798館迎來了全球首展,該展也成爲北京地區文旅大展。爲了讓孩子們更好參觀該展,策展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特別研究助理保羅·拉米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們的化石擺放都特別‘接地氣’,就是爲了讓孩子們能夠更真切地看到恐龍化石,甚至有的化石還可以觸摸。”展覽特別設置了超10種互動環節,修復恐龍化石、和恐龍比身高、恐龍戰力爭霸賽、觸摸恐龍“皮膚”……這讓書本上的知識變得立體、可視化,寓教於樂,小朋友們可以沉浸式體驗,真正做到“能看能摸能感受”,吸引更多家庭觀衆。

同時,從展覽內容方面,不少策展機構會在暑期推出專屬季節限定,資深策展人張雅告訴北青報記者:“抓好假期經濟,已經成爲商業博物館、美術館最爲看重的時段,他們會將全年大展放到該時段,例如動漫、科普、大師展等主題都會作爲重點。讓家庭觀衆促進文旅新消費成爲場館創收的新引擎。”

“夜間黃金四小時”暑期博物館參觀熱門時段

針對暑期炎熱的天氣,南京德基藝術博物館在暑期黃金時段,推出了“特惠票”和“夜間博物館服務”。而位於北京的國家自然博物館也推出了暑期專屬活動2024年“博物館之夜”,預計有超過5萬人次的觀衆在夜幕降臨時分踏入國家自然博物館,感受自然科學與非遺結合的獨特魅力。“夜間黃金四小時”——即從18:00至22:00的時間段,成爲暑期參觀的亮點,該時段內平均客流量高達一萬到兩萬人次,顯著提升了博物館的夜間吸引力和參觀體驗。

今年暑期,藝術展覽的舉辦增加了旅遊和住宿的需求,進而刺激餐飲、零售和交通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王弋丹也分享了一家人爲了參觀德基藝術博物館而特地規劃的一次南京之行:“通過官方渠道提前預訂車票很方便,住宿我們選擇了德基廣場附近的酒店,便於步行前往。行程上,我們特意預留了充足的時間看展,確保能深入欣賞展覽。”

除了帶動消費之外,舉辦藝術展覽活動,還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城市的品牌價值。優質、精彩的展覽活動更能吸引許多參觀者和媒體的關注,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以上海爲例,該市通過制訂《上海市推動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致力於提升會展的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觀察

追隨“導賞人”成爲暑期文旅新體驗

在今年暑期,全國各地大展、熱展頻出,不僅促進了當地文旅,也讓導賞人成爲新熱點,一部分家長選擇追隨導賞人進行展覽的二刷、三刷。

導賞人是指那些提供特定文化、歷史、藝術等方面講解服務的人。導賞人的工作旨在通過他們的講解和引導,幫助觀衆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展品或景點背後的文化和歷史意義。

自媒體賬號“和賈布看展”的發起人賈布與北京青年報記者分享了她將藝術導覽與自媒體短視頻結合的前因後果。作爲資深藝術媒體人,賈布從2019年“轉型”開始做短視頻內容,最初是做藝術類普及內容,從上海本地的大展入手,將展覽每一幅作品細節呈現給網絡觀衆。

後來,賈布發現所有的美術館、博物館都有語音導覽,但語音導覽過於書面化,對觀衆“不太友好”,於是便想到了將短視頻的生動方式轉化到展覽現場的語音導覽上。最終成功地將語音導覽引入東一美術館。

通常情況下,語音導覽在展覽中的存在感是很低的。但賈布爲莫奈展做的語音導覽,竟然讓其在購票和主流的口碑平臺上廣受好評。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充分認可,也讓賈布深受感動。“當時有人評價,花20塊錢買了個語音導覽,有種花了買小蔥的錢卻買到一棵大樹的感覺。這種反饋讓我很有成就感,我對我的導覽內容水平也十分有信心,從這一次開始我就一直在做這個事情。”

去年賈布開始做展覽現場與觀衆面對面的線下導覽。“線上導覽的知識密度更大,準備工作的時間更長,所有的內容必須是嚴絲合縫的。同時線上導覽是一個面對各種觀衆的產品,所以還要特別注意語言的尺度。”從導賞人的角度,賈布分析線下導覽與語音導覽是兩種非常不同的體驗,“線下的導覽,與觀衆面對面,時刻捕捉觀衆的反應是一個特別重要,也是特別有趣的事情,他甚至有一些表演性,就像是一場在美術館裡的脫口秀演出。”

對於導覽服務的商業化問題,賈布認爲,作爲導覽者,我們的工作往往需要付出很多,但大衆可能並不理解。“爲了提高觀衆的關注度,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各種形式來展示自己的工作,如線上推廣、線下導覽等。商業導覽可以增加觀衆的體驗,提高商業價值。同時,招募志願者講解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既能讓觀衆受益,也能讓參與者獲得成就感。

本組文/本報記者王磊實習生王佳懿

統籌/李洋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