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學7校先行 李家同酸做做樣子

教育部推動「2030雙語政策」,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昨表示,現在僅選7校,那是因爲上級要推行,教育部只好做做樣子,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推動「2030雙語政策」,其中大專校院選出7校實施學生雙語化學習計劃,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昨表示,要提高學生英文能力,應該包含全國100多所大專校院,但現在僅選7校,那是因爲上級要推行,教育部只好做做樣子,明知不可爲而爲之。

教育部長潘文忠則迴應,在雙語政策推動上,當初就評估每個學校基礎條件不一樣,因此採重點培育、普及提升及弭平落差等原則來進行,準備好的學校先開始,不是全國學校同步實施。大學開課也要讓學生有選擇機會,就是同一門課要「對開」,英語程度好的學生可以選擇全英授課,英文程度不夠好的人則選擇中文授課。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劃」是「2030雙語政策」的一部分,教育部在之前第一期計劃選出臺大、中山、成大及臺師大等4校爲重點培育學校,近日公佈第二期計劃,再新增清大、政大與臺科大等3校。也就是,兩期共有7所大學入選。

李家同昨在臉書發表「我很同情教育部」文章說,全國有100多所大專校院,教育部卻只選了7校爲重點培育學校,「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劃」目的既然是要提高學生的英文能力,當然應該包含全國所有大專校院。

李家同說,教育部之所以如此做,絕對是因爲教育部知道,只有少數英文非常好的大學生能夠聽得懂老師用英文教專業科目。教育部知道,對於絕大多數的學生來說,雙語教學是不可能增進學生英文程度的。如果雙語教學有用,教育部一定會在全國大專校院中都如此推行的。

李家同指出, 雖然教育部知道雙語教學不能增強學生的英文程度,更不可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程度,但是上級要推行,他們只好做做樣子。他非常同情教育部的「明知不可爲而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