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捋以色列遊說團的虎鬚
以巴衝突升溫,以色列軍隊與巴勒斯坦人發生衝突。(新華社)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邀請伊朗總統阿瑪迪尼傑演講,引發美國媒體與猶太社區(尤其是紐約)歇斯底里的抗議,令人想到以色列遊說團在美國政界與媒體所擁有的呼風喚雨力量。剛好最近出版了一本嚴厲批判以色列遊說團的著作,抵制、杯葛和謾罵這本書和兩位作者的聲音,竟像閃電交加那樣可怕!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邀請伊朗總統阿瑪迪尼傑演講,引發美國媒體與猶太社區(尤其是紐約)歇斯底里的抗議,令人想到以色列遊說團在美國政界與媒體所擁有的呼風喚雨力量。剛好最近出版了一本嚴厲批判以色列遊說團的著作,抵制、杯葛和謾罵這本書和兩位作者的聲音,竟像閃電交加那樣可怕!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米爾歇摩(John Mearsheimer)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事務教授華特(Stephen M. Walt),去年在〈倫敦書評〉雜誌發表了一篇〈以色列遊說團的美國外交政策〉的長文,當時即引起大西洋兩岸學界與政界的極大關注。這篇論文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以色列遊說團對美國外交的負面影響,已成爲美國的「戰略負擔」(Strategic Liability)。
米爾歇摩與華特教授將這篇文章擴大成書(書名與文章題目一樣),在本月初出版,書還未正式上市,即已經吹皺了一池秋水。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人文研究中心、芝加哥環球事務協會和其他幾個團體,原本約好請作者演講,但在壓力下,臨時取消。壓力來自何處,大家心知肚明。九月二十三日出版的〈紐約時報書評週刊〉刊登了一篇火力旺盛的書評,痛批這本書,作者是腳跨政界與媒體的前紐約時報外交專欄作家、前〈外交關係協會〉會長、猶太裔的雷斯利.戈爾布(Leslie H. Gelb)。
所謂〈以色列遊說團〉(Israel Lobby),並不是專指一個組織,而是包括好幾個幫以色列出力出錢出氣的團體和個人。如紐約《每日新聞》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週刊發行人、猶太裔地產商朱克曼(Mortimer B.Zhckerman),即是一個狂熱的以色列遊說團主將。這幾天,《每日新聞》特日痛罵伊朗總統,首頁大標題稱他是「邪惡的人」。
米爾歇摩和華特指控以色列遊說團劫持美國外交迫使美國向以色列一面倒,鼓吹侵略伊拉克,現在又以侵略伊朗而吶喊。這兩位學者說,以色列對美國已不再具有戰略價值,放棄以色列並無損於外交政策,不能賡續自縛手腳,否則只會受到以色列的羈絆而失去重整中東外交的契機。
卡特時代的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在《外交政策》雜誌上對米爾歇摩和華特的新書,褒多於貶。不過他說,力量強大的遊說團何止以色列遊說團,古巴游說團和亞美尼亞人遊說團都是效率最高的遊說團。布氏亦表示,臺灣遊說團和希臘遊說團也是名列前茅的遊說組織。戈爾布則認爲今天的以色列遊說團比不上蔣介石政府的中國遊說團,他說中國遊說團在冷戰時代成功地阻止了華府和北京的接觸。
美國社會中強大而又敏感的猶太勢力,常引起許多人的反感,如卡特年前出版一本批評以色列、幫巴勒斯坦說公道話的書,馬上被猶太社區指責「反猶太」(anti-Semite)。米爾歇摩和華特的書出版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猶太裔保守派戰略學教授伊略特.柯恩(EliatCcken),立即在《華盛頓郵報》撰文咬定他們的著作是「反猶太」。哥大邀請伊朗總統蒞校演說,哥大教授柏林傑(Lee Bollinger)亦被貼上「反猶太」的標籤。柏林傑在強大的壓力下,不得不在歡迎伊朗總統的致辭中,當面痛罵他是個「卑微、殘酷的獨裁者」,完全喪失地主應有的起碼風度。很明顯地,哥大校長是爲了應付難纏的猶太社區與媒體,而「表演」一番。
《以色列遊說團與美國外交政策》這本書的正面價值是,喚醒政界、學界與媒體,此時此刻應該開始檢討美國與以色列的特殊關係了。布希的跛鴨政府僅剩一年半,不可能改弦更張,只能寄望於2009年的新政府。然而,以色列是美國的「養子」,每年向華府拿三十億美元經濟援助(軍援不算),加上以色列遊說團和龐大的猶太勢力在旁壓陣,美國要想改變中東政策、邊緣化以色列,有可能嗎?(摘自2007年9月26日中國時報《林博文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