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交社園區眷村年貨大街13日登場連賣3天 上百攤商逗熱鬧

南區眷村年貨大街13日在水交社文化園區登場。(程炳璋攝)

臺南市知名的水交社眷村年貨10多年前因眷村人口遷移,一分多場,水交社園區的明德社區居民認爲有必要保存在地風格,3年前在水交社園區自辦眷村年貨大街,強調在地道地的眷村風味美食,受到好評。今年13日起一連3天登場,有近百攤的市集任遊客挑選,還有親子互動遊戲。

提起眷村年貨,就想起臘肉、臘腸與山東大餅,臺南市南區過去春節時,以水交社眷村年貨美食最令人印象深刻,隨着眷村人口遷移,水交社眷村年貨市場也分爲多處舉行,最大場爲臺南市觀旅局在棒球場舉辦的臺南眷村年貨大街,9日已是最後1天。今年還有水交社文化學會在忠烈祠廣場舉辦眷村文化美食活動,12日登場。

明德里辦公處與明德社區發展協會合辦的「南區眷村年貨大街」13日在水交社一街壓軸開幕,一連3天,已是第3年舉辦,受到好評。「南區眷村年貨大街」今年聚集劉家雜貨、周村水餃、二空趙家、正宗四川臘肉等近百攤道地眷村味的美食,另有手作紅龜稞、餅乾、創意春聯與彩繪大地等親子活動,吸引民衆一起同樂。

明德里長陳瑞華堅持眷村年貨還是要在水交社園區內舉辦,纔有在地風味,同時傳承水交社以往每逢春節前美食攤位林立的眷村文化傳統。國民黨臺南市議員王家貞表示,小時候北部眷村長大,搬到臺南,每逢過年都思念起臘腸、臘肉的味道,每年到眷村年貨大街採買,都可以自己滿足家鄉味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