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案 尼克森主動下臺被特赦

1974年8月9日,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辭去總統職務後登上直升機,向工作人員敬禮。(美聯社)

蔡英文總統是否在520前特赦前總統陳水扁,成爲政壇焦點。其實國際上不乏前例,最有名的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因1970年代轟動一時的水門事件辭職,隨後即被接任總統的福特特赦所有罪名,一度引發大衆對司法與政治體系的爭議,有分析認爲這是尼克森精算過的一項政治交易。

尼克森的競選團隊1972年選戰期間,委託他人潛入民主黨陣營安裝竊聽器,但團隊當時多次否認並試圖掩蓋真相,尼克森1972年11月大勝連任,外界直到1973年10月纔有足夠證據證實尼克森與闖入者的關係。

衆議院隨後提出總統彈劾案,加上錄音證據確鑿,同黨議員礙於民意也無法爲他解圍,面對民意支持不斷流失和可能通過的彈劾案,尼克森1974年8月自行宣佈辭去總統,由副總統福特接任,上任1個月後,福特宣佈全面赦免尼克森「從競選到擔任總統期間已經或可能犯下的罪行」,確保尼克森不會再因水門事件面對任何司法程序。

另美國前總統川普任期內只行使過44次特赦,對比尼克森逾900次、歐巴馬行使近2000次特赦可說是少之又少,然而,現在身陷商業詐欺、損害名譽等多項罪名的川普再度當選後有沒有可能特赦自己?也受到美國民衆的關切。

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有權赦免聯邦罪犯人,若被赦免人拒絕接受赦免,則總統特赦不生效,至於總統能否「自我赦免」則存在爭議。川普2021年將卸任時曾表示「絕不會特赦我自己」,但2023年9月接受美國NBC專訪時卻語帶保留,他轉而表示,即使2024年有機會勝選,也「不太可能特赦自己」,並強調從未涉及不法,還藉機批評司法體系以雙重標準對待他和現任總統拜登的次子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