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上半年淨利 驟降79.8%

圖/路透

近五年半順豐業績表現

大陸快遞業龍頭順豐控股22日公佈,2021年上半年營收在高基數情況下繼續增長,年增24.2%至人民幣(下同)883.44億元,但受到開拓多元業務的成本影響,淨利年減79.8%至7.6億元。

順豐控股20日股價收漲0.55%至58.06元,總市值爲2,645.47億元。近一個月,順豐股價累計下跌5.82%。

針對業績變動,順豐財報顯示,自2020年第四季起,加速多元業務領域的網路開拓,並在中轉場地及自動化設備、干支線運力等方面追加資源投入。這些資源投入所帶來的成本費用集中體現,導致順豐2021年上半年利潤承壓。

證券時報報導,雖然順豐上半年淨利下滑,但其第二季淨利與第一季相比有大幅改善。順豐第一季淨虧損9.89億元,出乎市場預料。第二季淨利爲17.49億元。

在快遞業務方面,2021年4月起,順豐對時效產品進行優化升級,時效快遞業務上半年營收年增6.5%至461.61億元,增速放緩主要因2020年疫情期間防疫緊急寄件需求旺盛,帶來時效業務增量較大,因此基數較高。

除了快遞業務以外,在順豐積極拓展新業務市場的策略下,其他新業務領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合計收入年增43.77%,貢獻超過48%的收入增量,佔總收入的比重由2020年同期的26.69%,提高到2021年上半年的30.89%。

在成本方面,第二季,順豐持續加強成本精細化管控,隨着業務量的增長帶動固定資產成本攤薄,規模效應顯現。此外,受益於順豐持續在數位化、智慧化、可視化科技技術上的投入,幫助組織精簡及管理高效,管銷費用率持續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以來,大陸官方頻頻出手整頓快遞業價格戰亂象。先是針對快遞發貨量較大且價格競爭激烈的浙江省義烏市,監管部門對部分快遞企業發出警示函,要求不得以遠低於成本價格的方式進行傾銷,並要求相關據點停業整頓。此外,6月23日,大陸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公佈意見,針對不正當市場競爭、區域差異化派費等問題提出相應措施。

順豐財報指出,在政策引導下,快遞業有望從價格戰走向有序發展,從單一同質化競爭向綜合物流服務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