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交當外交 吹牛恐鬧笑話

甫自沙烏地阿拉伯返臺的郭臺銘說,他發現大家不去沙國觀光,原來是簽證太貴;經與最高階層反映,對方承諾給特別的價錢。

但事實上,沙國根本就未開放「旅遊簽證」,要赴沙國僅能申請「商務簽證」;換言之,臺灣人不去觀光並非「太貴」,而是對方根本未開放觀光。郭不曉得是搞不清狀況,還是吹牛吹過頭,隨意開出多數人看得到、吃不到的支票,鬧出國際大笑話。

以郭臺銘在全球製造業的影響力,他若有心想見誰,基本上多能暢行無阻。只是假若今天他從「郭董」變成「郭總統」,難道能繼續打着國民外交招牌前進沙烏地?況且,大陸已是沙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雙邊關係越趨緊密,陸、沙之間的默契,更是讓臺灣難有一廂情願的空間。

再往回看,郭臺銘在總統初選前,也曾以進白宮見川普的經驗誇口「我如果當總統,我1個月、2個月要進白宮1次,要跟他們談FTA」。問題是,即便美方已通過《臺灣旅行法》,解除我正副總統等官員訪問華盛頓的禁令,但陸方終究是將該法視爲破壞一中政策,我方總統依舊是不具訪問華府的空間。

所以,從美國到沙國,郭臺銘顯然都把私人關係膨脹成國與國關係,纔會誤把私交當外交,講出罔顧兩岸與國際現實的空話,證明他光是第一步的認知,就有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