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打!開!原來這些東西都沒按說明書用啊……

文丨瀟湘水冷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隨着生活條件的變化,不僅人的勞動形式在不斷變化,連一些器物也開始“不務正業”“打”一些“不屬於自己的工”。在一檔喜劇節目的半決賽中,脫口秀演員於祥宇便調侃訂書機“從裝訂知識變成裝訂芝士炸雞”“既能裝訂精神食糧,也能裝訂食糧”。其實,不僅是訂書機,在日益變化的需求下,還有很多物品被開發出了“不按說明書”的用法,甚至有些已經變成了它們的“主業”。你是否知道它們的前世今生?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過時文具?不存在的

在紙張發明之前,書寫載體如何被連接一直是一個關乎日常使用的問題。在我國,先人們使用的竹簡、木牘,其長度和寬度都有限制,無法書寫大量信息。於是藉助縫合布片的經驗,人們開始使用草繩或皮革條等穿連簡片,形成長卷的“冊”。

在西方,古人使用的則是一種叫“紙莎草”的植物莖稈製成的紙草。紙莎草的汁液自帶黏性,製作時將莖稈剖成薄片,然後將這些薄片按照縱橫交錯的方式疊壓在一起,利用莖稈的黏性將它們黏合成一張紙草。如果遇到需長篇書寫的材料,就用漿糊將單張紙草首尾連接,製成長卷書寫。

紙張發明之後,這兩種裝訂方式都以各自的方式得到了保留。但當紙張的使用深入尋常百姓家後,這些裝訂方式也都遇到了各自的問題:線裝需要非常專業的工具和技術,並不能隨紙張一起爲普羅大衆所掌握;粘連的方法雖也可用,但一次只能連接一張,效率實在過低。隨着日常使用的紙張越來越多、記錄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人們都在呼喚一種更便捷、更牢固的紙張裝訂方法。終於,在19世紀,一統後代辦公桌的簡便裝訂工具——訂書機,登上了歷史舞臺。

追溯訂書機的歷史,其實還得從線裝說起。除了常用的棉線和革條,西方在裝訂紙張時還會使用鐵絲。2006年在約旦的一處洞穴中,就發現了一本用鐵絲裝訂了70餘張鐵片而成的鐵書,冶金學檢測顯示其中可能有一部分爲公元1世紀的遺物。英國的馬克·米奧多尼克在《迷人的材料》一書中提到,18世紀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就有自己的專屬訂書釘,每一根上都刻着自己的名字。這種訂書釘顯然只是貴族的享受,卻給發明家們提供了思路。相較於柔軟的線繩,堅硬、有固定形狀的鐵絲無疑更適合便捷的機械化裝訂。1841年,塞繆爾·斯洛克姆(Samuel Slocum)發明了一種扎牢紙張的機器。它使用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見的U型訂書針,而是更類似於一根別針,僅起到將紙張扎穿後固定的作用,因此不僅適用於紙張,還能用來穿地毯和傢俱(可見訂書機在發明伊始就很有跨界的潛質)。1866年,喬治·麥吉爾(George W. McGill)爲他所設計的銅製紙張扎牢器註冊專利。但這時的紙張扎牢器僅有扎穿紙張的作用,而且一次只能壓入一根訂書釘。1869年,美國人托馬斯·布里格斯(Thomas Briggs)發明了U型訂書針,並改進了扎牢器的形制。這種扎牢器已與如今的訂書機原理類似,也就是將U型訂書針的兩腳扎入紙張,並彎曲末端固定。只是托馬斯的訂書機是通過下壓紙張,而不是下壓訂針來實現裝訂,而且訂入後彎曲針腳的工作得由工人手動掄着鐵錘解決(真是知識的重量)。1877年,亨利·海爾(Henry R. Hale)將裝訂和壓彎針腳的工作整合到了一臺機器上。1879年,喬治·麥吉爾又改變了裝訂思路,將下壓紙張改爲下壓訂針,並由此終於實現了訂書機的商業化。不過麥吉爾依然沒有解決每次只能裝一根訂書針的問題。有人想出了先用薄金屬片連接訂針,再在使用時通過按壓切割的方法,只是這極大地增加了訂書機的使用難度。直到1924年,今日所見的用膠水連接的訂書針才由波斯迪奇(Bostich)1號訂書機率先使用。

由訂書機的發展歷史可見,它的產生、改良與紙張的大規模使用息息相關。而到如今,隨着“無紙化”在各個領域的推廣,訂書機也自然走向了它的“瓶頸期”。不過,由於其便捷、廉價,訂書機可以連接的物品早已超出了紙張的界限。比如在外科手術中,就會使用一種專門的訂書機來縫合傷口。相較於手工一針一線的縫合,這種“訂書機”速度更快,在面對創傷嚴重的患者,或是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大量傷員時,能夠極大節省醫護人員的時間,搶救更多生命。

除了訂書機,還有一樣被調侃“跨界”的文具——卷筆器。卷筆器的發明和使用與鉛筆息息相關。1828年,一位法國人發明瞭如今所見的使用機械原理的卷筆器。這個小玩意兒曾一度是中小學生的書桌必備。但它先是遭遇了更穩定、更易操作的手搖卷筆器被髮明,之後又受到不需要削筆的自動鉛筆的衝擊,卷筆器的地位就變得岌岌可危。好在它又找到了自己新的崗位——削眉筆。恐怕在自動眉筆廣泛使用之前,卷筆器都還能在我們的案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僅是訂書機和卷筆器,還有一些似乎應該退出歷史舞臺的文具,仍憑藉自己的獨特性“頑強”地存在着。比如本應和老舊的針式打印機一起消失在日常生活中的針式打印紙。

作爲最古老的打印機類型,針式打印機又名點陣式打印機。它通過在紙張上不斷敲擊針點,從而形成圖案。這種打印方式對紙張的位置準確度要求極高,稍微偏差一點,都可能因印針歪斜而導致無法準確刻畫圖案。因此,爲了避免反覆調整紙張位置,大部分針式打印機使用的打印紙都是連接在一起的,僅在中間通過易撕線分割。時至今日,隨着激光打印機的出現和普及,這種連接成整張的針式打印紙也不再是辦公室裡的必需品。但由於其近乎無限的長度,很快有人發現了它的新用法——用來打一些複雜數學計算的草稿,或用來做思維導圖。普通單張的草稿紙,其書寫範圍終究有限,一旦推演過程過長,可能就需要另起一頁從頭開始。這往往會造成思路上的阻斷,也會使之後的整理困難重重。而使用針式打印紙,就完全不需要在意這個問題。只要忽略易撕線的存在,再長的公式也能推理完畢。同時,頁邊本爲用來在針式打印機的鏈條上定位和固定的小圓孔,也成了它們能夠輕鬆被活頁夾裝訂的利器。大概針式打印紙自己也沒想到,在“老搭檔”被迫失業的時候,它卻能被稱爲“先天草稿聖體”,走上了更多人的書桌。

不務正業?拿來吧你

其實,單從器物的發明史上來看,“半道出家”“不務正業”的物品比比皆是。除了文具,食物、服飾、家電,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在食物界,最有名的“跨行轉型”非可樂莫屬。1886年,美國藥劑師約翰·斯蒂斯·彭伯頓(John Stith Pemberton)將古柯葉(coca)與可樂果(kola nut)等藥用植物混合,製成了一種“詭異”的褐色糖漿。這種糖漿最開始被當作藥品在藥店出售,之後加入了水和二氧化碳,做成了汽水的口感,成了如今風靡全球的飲料——可口可樂。

而它的“老冤家”——百事可樂,也同樣出於藥劑師之手。1893年,美國藥劑師科爾貝·布萊德漢姆用可樂果、香草和珍貴精油混合成了一種碳酸飲料。他相信這種飲料可以發揮類似胃蛋白酶的功能,有助於消化。然而,時至今日,可樂已經成爲誘發青少年肥胖的“罪魁禍首”之一。無論百事可樂還是可口可樂,其發明之初恐怕都想不到,這瓶小小的飲料,如今最重要的價值只是向人們提供快樂吧。(注:目前二者均不含可樂果成分)

不同於其他物品“跨界”,總需要憑藉自己某些方面的“一技之長”,服飾的跨界大多是仗着“美貌”“躺平”,從實用品變爲純粹的裝飾。比如領帶,據說它最早的原型是英國婦女爲丈夫準備的擦嘴巾。爲了防止丈夫吃飯時湯水弄髒衣服的前襟,妻子們靈機一動,在脖子上系一根絲巾,既保護了衣服,也讓丈夫看起來不至於太過邋遢。另一種看法則認爲,領帶源於古羅馬的軍隊。因爲駐兵地區夏季炎熱,古羅馬士兵會在脖子上搭一條浸了水的圍巾,以起到散熱的作用(現代人夏季出行也會有這種做法)。久而久之,這條圍巾就成了軍隊制服的一部分。不過,無論是起源於擦嘴巾,還是起源於軍隊中散熱的圍巾,如今的領帶都已不再具有實際作用,僅作爲正式着裝中一種裝飾性的“花瓶”存在着。

物品中“跨界”最狠的,就要數一些軍事用品了。許多我們如今常見的生活用品,都是由軍需“跨界”而來。比如食品罐頭,其產生本是爲了滿足軍隊的食品儲存需求。十八世紀末,拿破崙的軍隊遍踏歐洲。頻繁的戰事,使軍事裝備的壓力猛增,尤其在長途行軍時,食物的攜帶和保鮮成了極爲困難的工作。爲了提高軍隊戰鬥力,拿破崙懸賞鉅額獎金,向百姓徵求新的食品保存辦法。法國人阿培爾(Appert)潛心研究十四年,最終於1809年向政府提供了自己的方案:將蔬菜或水果放入玻璃瓶中封緊,再用水煮開消毒。幾乎在同一時期,英國也發現了用鐵罐保存肉品的方法。由此可知,罐頭最開始被髮明出來時,其實是一種軍事用品。但隨着日後局勢的發展,一戰和二戰帶來的物資匱乏與民生凋敝極大地推動了罐頭向平民食物轉變。到今天,罐頭已經成爲最爲常見的便捷食物。

變廢爲寶?也是出路

前面介紹的物品,他們的“不務正業”或是因爲其某一方面的特長,或是單純因爲美貌可做裝飾。雖然用途逐漸跑偏,倒也一直在“工作崗位”上。還有一些東西,“在崗”時或許平平無奇,反倒是“下崗”後變得十分全能,堪稱“居家旅行之必備良品”。

比如打包冷熱食物時使用的保溫袋,實在是用途多多。爲了實現保溫的效果,這種保溫袋內會做上一層鋁箔層。由於鋁箔的導熱係數低且密封性好,能夠有效維持袋內的溫度,因此多被用於保溫袋的製作。也正是因爲這一層鋁箔,使這種外賣袋極大地拓寬了“職業週期”。一些需要拍照打光的網絡博主便發現,將袋子拆開攤平,就是十分便捷的打光板,不僅能夠隨時隨地補光,累了還能直接攤在地上,當坐墊休息。因爲鋁箔層還有防潮性,在實在沒有趁手裝備時,內部套上一個塑料袋就可以做一個臨時性的盆,接上水就能簡單清理一些水果或衣物。相比較而言,將保溫袋回收再利用,走上批發購買冷飲的崗位,那實在還是囿於它的“老本行”了。

除了外賣袋,超市裡常用於打包水果的透明塑料盒,也漸漸被發現了丟進垃圾桶外的出路。這種塑料盒是全透明的,對於內部的物品一眼可見;兩角有圓形的按扣,可以輕鬆閉合;爲了給水果透氣,盒身上往往設計有一些孔洞。這些特性都成爲它在其他領域“大展拳腳”的武器。因爲盒身全透明且易於閉合,用它來做收納盒可以輕鬆看到裡面的物品,還能防止灰塵落入,不用開蓋就能找到需要的東西。在盒蓋上開一個口子,就是一個現成的紙巾抽盒。因爲盒身自帶孔洞,它還可以作爲一個便攜的蔬果瀝水筐,在裡面洗完水果後直接翻轉盒身,就能將水輕鬆排出。一些小一點的塑料盒,可以完美匹配肥皂的尺寸,將盒蓋裁下倒置在盒身上,就是一個既能瀝水、又能收集廢水的肥皂盒了。

透過這些物品“說明書之外”的使用方式,我們不難看到,它們之所以能夠找到“新賽道”,皆因其本身功能需要的特質,或是天生存在的特點。無論社會的要求如何變化,發現自己的特色、挖掘自身的亮點,一定可以幫助你在“變”中尋得“不變”,找到自己人生的位置。

你還知道哪些“不按說明書使用卻更好用了”的東西?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吧!

參考文獻:

[1]戴吾三.從發明史看辦公用品的演變[J].裝飾,2012,(11):43-47.DOI:10.16272/j.cnki.cn11-1392/j.2012.11.001.

[2](英)詹姆斯·沃德著;張健譯. 誰把橡皮戴在鉛筆頭上:文具的千年演化史[M]. 重慶:重慶出版社;重慶:重慶出版集團, 2021.07.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作者:瀟湘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