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請辭後 工商界盼穩定經濟、兩岸恢復交流

立法院19日院會處理總預算案,力拚在會期最後一天完成三讀程序,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左二)與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右)在議場握手致意。(姚志平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向蔡英文總統請辭,並傳出將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棒接任。工商大老直言,當前國內外經濟面臨嚴峻挑戰,希望新內閣能開出「穩定經濟處方」;特別是蘇內閣期間,兩岸間關係緊張、互動幾乎爲「零」,工商界殷切期望可恢復交流,或藉由民間先行交流。

一位不願具名的產業界人士指出,蘇貞昌的個性「霸道」,對代表民意的立法委員在言語上就不是很尊重,自然也不尊重民意、產業界的聲音。這4年下來,產業界人士認爲,蘇貞昌一切作爲比較趨向選舉利益,並非真正以國家利益爲優先。

廈門臺商會長吳家瑩認爲,兩岸關係持續緊張,與蘇貞昌的施政風格有絕對關係。新內閣要在兩岸問題有所突破,擴大兩岸航點、小三通完全恢復都是重要議題,因爲有交通才有後續的經貿往來;此外,能否重新與對岸洽談臺灣農漁產品輸陸,恢復過往供應管道,也很重要。他強調,若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對臺資企業是首當其衝,對往來兩岸者也不利,希望改組後可以看到兩岸之間的新希望。

外傳陳建仁將是新任閣揆,產業界人士表示,陳建仁給外界感覺較「溫和」,但也凸顯他恐難駕馭民進黨內各派系,未來一年半內在政策上難有建樹,新內閣恐怕提前進入「看守」狀態。

新內閣任期不長,工商界仍有期待,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爲,新內閣只要做好3件事,第一,重視臺灣經濟發展,讓人民更幸福;第二,國際往來上不要被美國所利用,避免戰爭;第三,推動兩岸交流,恢復海基會、海協會互動,如此種方式有困難,可讓民間團體先行,緩解兩岸緊張關係。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也希望新內閣能積極維持經濟穩定,協助資金來臺,讓臺灣躋身「區域資金調度中心」,同時爭取加入經貿組織如CPTPP等;兩岸關係短期內可增加直航航點,提振國內消費市場。他強調,政府應改善能源結構,尤其核二、核三即將退役,缺電問題具急迫性,應重新檢討。

工總則提出五大期望,包含臺灣要有主體性的經濟戰略、深化新南向、重視中國大陸的經濟位置,務實評估大陸經營策略、推動碳盤查協助產業淨零轉型以及政府加速推動能源轉型等,雖爲長期目標,但新內閣應短期內就要啓動並行,不宜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