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馬英九訪問大陸的感受? 大九學堂年輕學生這樣說

大九學堂學員、淡江大學英文系學生馮灝。(藍孝威攝)

大九學堂學員張昌翊。(藍孝威攝)

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的年輕學生訪問大陸,今天上午搭乘中國南方航空CZ8273航班從湖南長沙飛往重慶。這趟爲期12天的旅程至今剛好過半,在飛機上,臺媒採訪了幾位臺生,請他們談談有什麼樣的收穫與感受。

Part 1 淡江大學英文系 馮灝

記者:您是第一次來大陸嗎?

馮灝:沒有,我已經來大陸第三次了。第一次來的時候,我是去合肥,我們家是安徽人,皖北阜陽那邊,所以想說去安徽看看,看看老家到底長什麼樣子。

這趟來我覺得還滿有心得的,這一次來其實是跟隨着馬先生去參觀我們過去歷史輝煌的一些地方,我覺得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看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還有中山陵,這邊讓我對於我們的過去歷史有一些非常的深刻的感觸。

記者:有人形容,這行程是馬拉松式的行程,很操?

馮灝:的確行程上排得比較緊湊一點,行程也滿豐富的,但是我覺得收穫很多。影響最深的,我覺得對於歷史情懷跟我們兩岸關係之間的認識,都更上了一層樓。

記者:你們這次訪問大陸,引起綠營及其側翼不滿而攻擊你們?

馮灝:有些激進分子當然可能會有這種感覺,網路上也可能會有一些人會秘密的去攻擊。但是我覺得,當我們放下兩岸歧見的時候,其實我們還是可以有很多的共同點,還是有很多話題可以去聊的。

記者:你們交流的時候,大概都交流哪些內容?

馮灝:其實是一些比較日常的,像是進大學的時候,大概在學些什麼?爲什麼想進這個科系?對於生活上的事情,未來就業方面有什麼感覺或想法等等。

大九學堂學員、臺大政治學系學生詹宇翔。(藍孝威攝)

Part 2 臺大政治學系 詹宇翔

記者:此行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詹宇翔:最難忘的環節應該是中山陵,因爲中山陵算是我們這趟行程第一次跟馬先生最近距離接觸的。啊,說錯了,是馬總統。這是我們跟馬總統一起參觀的一個行程。其實中山陵是僅次於馬總統他這次來湖南祭祖以外,最重要的一個點,串聯起中華民國的誕生、國父(孫中山)同爲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國父的一個交集點。

兩岸在1911年(中華民國)誕生以來,有同樣的源流,所以我覺得,馬總統這次走這樣的行程,是有辦法追根溯源,去找到兩岸可能潛在的共通點,我覺得印象很深刻。

記者:你是第一次跟馬總統出訪嗎?

詹宇翔:我之前就是大九學學堂的學員,我們之前走過人權行程、還有中法戰爭行程之類的一些探討臺灣定位跟歷史爭議的行程。

記者:這次行程,你覺得最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詹宇翔: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這是中華民國的前總統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的領土,我覺得歷史意義非凡,我們有辦法直接去探源中華民國成立之初的一些故事。

記者:在兩岸交流上你覺得有沒有什麼新的突破?因爲兩岸青年現在大家在認知上面是不太一樣的,甚至有一些分化跟敵對,你覺得要怎麼改善?因爲馬前總統一直在強調青年交流。

詹宇翔:這個問題,這真的是很大的癥結點。因爲很多人沒有辦法理解「九二共識」在兩岸交流的意義和重要性上。「九二共識」有辦法讓兩岸不去討論任何這種主權、政治方面的問題,有點像是民進黨他們講的,臺灣已經客觀上是一個獨立國家這種說法。

我們不討論它實際的意義何在,我們會着重在其他的面向,馬總統最常強調的就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這個觀點就是「九二共識」最大的核心價值,建立一個對方也可以接受的溝通平臺,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所以這次(馬英九)帶青年來參訪,他要讓更普遍、更多元的聲音來達成兩岸交流。

大九學堂學員、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學生孫玉儒。(藍孝威攝)

Part 3 東吳大學資料科學系 孫玉儒

記者:聊一下這次行程有沒有印象最深刻的?

孫玉儒:我覺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是真的令人滿震撼的,印象很深刻,我們的歷史課本就是潦草一筆帶過而已,但是去到那邊,可以很有共感。

記者:聽說有些學員也當場落淚?

孫玉儒:對,我其實聽到講解時也是眼眶含淚。

記者:這行程是你第一次那麼靠近馬總統嗎?

孫玉儒:我有參加過大九學堂三期的營隊,這是我第二次跟着他跑行程。

記者:你怎麼觀察馬總統這個人?他脾氣好不好?大家早上都跟他去運動,然後一跑一整天行程。

孫玉儒:他應該比我們這些年輕人體力都還好!他其實早上有晨練的習慣,我們這次的行程都很緊湊,我二十幾歲都覺得很累,然後覺得馬總統年紀這麼資深,還可以跟着我們這樣跑,真的很不容易。

記者:早上晨練是自願的還是他點名的?

孫玉儒:自願的,大家都是自願參,沒有強迫一說。

記者:請問你們有聽過深圳嗎?會想去深圳玩嗎?有聽過深圳什麼東西?

孫玉儒:有聽過網路上面滿多網紅的一些分享,看了還是會滿好奇的。

記者:你現在也都會把各站送的徽章別在衣服上?

孫玉儒:對,我現在收集各種徽章。這個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贈送的,這朵花這是和平的象徵。這個是我們團裡面發的識別證,我們都是認徽章的。這個是在湖南大學跟同學交換到的「湖南大學」徽章,算是他們的學生證,還蠻難得的,我覺得應該是最強的紀念品了。

Part 4 政大民族學系 徐致遠

大九學堂學員、政大民族學系學生徐致遠。(藍孝威攝)

記者:這次參訪大陸看到什麼不一樣的事物?

徐致遠:其實沒有到完全都不一樣,但是看到很多細節。我之前知道其實大陸的發展是滿好的,不過我看到很多細節,比如說城市的規畫,例如道路的設計、還有街景的樣態,在此之前,這些細節是模糊的,但是現在我比較能夠知道,大陸的城市發展是具體長什麼樣子。其實我之前對大陸沒有太多的偏見,所以說,也沒有特別震撼,或者特別驚訝。

記者:和大陸學生交流,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

徐致遠:其實我們跟他們的對談,沒有太多非常直接的交流,都是一問一答,而且因爲時間因素,我們交流的時間也不是太多。

記者:有沒有比較有趣的對話,會讓你覺得印象深刻?

徐致遠:有趣的比較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對就業的觀點。臺灣比較強調的是個人想要得到一些權力或者是金錢、想要自我實現,大陸的學生對於就業,比較傾向對社會或是集體貢獻,可能是因爲國家體制或歷史脈絡發展下來不一樣,而產生的不同。

記者:此行有沒有認識大陸的好朋友?

徐致遠:有換微信,男生女生都有,有些聊的也還不錯,反正大家都當朋友。已經在微信裡開始聊天了。

記者:是否不排斥交個大陸女朋友?

徐致遠:呵呵呵,我沒有排斥任何地方的人。

Part 5 大九學堂學員 張昌翊

記者:到目前爲止,你覺得交流到了什麼?

張昌翊:因爲有時候我們偶爾也會有和臺辦人員聊天的機會,我是覺得,臺灣民衆多少對於中共方面會有所懼怕,但是我們跟他們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你可以知道他們其實是有理性、友善的部分。你要有對話之後,你纔會覺得,不會單方面的去害怕他。

記者:對於大陸,你原本不知道什麼,然後經過這一趟,你知道了什麼?

張昌翊:兩岸真的是可以理性坐下來、好好溝通對談的。說實在的,我們學生交流的時間實在太過短暫,這可能還要多再多花一點點時間。

記者:此行有喜歡上大陸正妹嗎?

張昌翊:其實我前女友就是大陸瀋陽人,但也只交往幾個月而已,後來因爲遠距離而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