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驚公設比高到嚇死人 內行人曝原因:數字不等於設施多

原PO對於現今公設比太高感到不解。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現在買房子都要考慮公設比,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社區大樓裡的公設不管用不用得到,都是要由住戶來分攤費用。有網友對於現今公設比太高難以接受,不解到底是什麼原因,有專家就依照建築物的種類來解釋公設比。

這名網友在臉書「買房知識家 A你的Q」寫道,他看到一堆建案的公設比高到嚇死人,忍不住酸說這些錢拿去游泳池、健身房都能入到頂級會員,還能請一兩個教練來指導,所以想問大家「到底是有錢人太多了,還是其他原因,有人能告知嗎?」

貼文引起熱議,「因爲沒有公設的話,公設比也還是很高」、「沒錯,現在買房要被剝兩層皮!買時公設多付一筆錢,之後每個月管理費又一筆不少,重點是住多久付多久,很恐怖」、「哪有什麼原因,每個人的需求想法不同而已啦!你覺得游泳池健身室浪費,人家不缺錢覺得方便有需要啊」、「公設比高不等於公設多!差不多的公設比,我寧可有多一點的公設可以使用」、「這是自己沒錢買的人的問題,有錢買就不是問題」。

還有內行人解釋「公設比是政府定的」、「現在逃生梯都要兩個,公設比不高才怪,怪政府法規吧」、「公設比就政府透過消防法規訂的,現在即使都沒有什麼設施,公設比也是要32%以上」、「公設比高是必然,消防法規規定的。一個建案推出什麼都沒有30~32%公設比(只有大廳、休息室,有些沒啥用的),一個建案什麼都有,32~35%,健身房、游泳池、兒童遊樂區、影音室、圖書中心,你會挑哪一個?」

房市專家「賣厝阿明」就曾解釋,公設比指的是建築物中供共同使用的部分,表示一定建築物中非所有權人單獨使用的範圍,而公設比的算法就是「公設比=持有公共設施坪數/總坪數(權狀坪數)」。

大樓的公共設施分爲「大公」和「小公」兩種,大公包括全社區都可使用的空間,如大廳、運動設施、管理室等;小公則僅供特定人使用,例如各樓層的樓梯間、電梯間、通道等。根據建案類型,通常公設比爲老舊公寓類8%-15%,老舊華廈類15%-20%,社區大樓類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