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劉作虎昔日搭檔,創立Nothing手機3年賣出300萬臺

最近,一加聯合創始人、Nothing 創始人兼 CEO 裴宇在 X 平臺上宣佈了一個消息:Nothing 成立三年,產品銷量已經超過了 300 萬部。

需要指出的是,Nothing 的產品序列中包括 3 款手機和 3 款耳機(還有 2 款新耳機即將於 4 月 18 日發佈),300 萬部的銷量中手機佔比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儘管如此,對於一家 2021 年才推出首款產品的全新品牌來說,Nothing 已經足夠亮眼。

要知道,過去三年手機市場不僅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寒冬」,與此同時還有一批耳熟能詳的手機品牌或已經或很快就將正式告別市場,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LG、諾基亞、黑鯊以及拯救者等。

還有像魅族這類廠商,已經基本看不到在手機市場的希望,去年的銷量表現甚至不如國內市場排名第 12 的中郵 Hi nova(中國郵電器材集團旗下手機品牌),乾脆在今年年初宣佈轉型 AI 硬件產品。

圖/ BCI

相比之下,Nothing 能夠在 3 年實現超過 300 萬的產品銷量,實在不容易。而在跨越 300 萬的里程碑後,裴宇也表示:

Nothing 是時候統計年銷售額,而不是累計銷售額了。

裴宇推文,圖/ X

但 Nothing 作爲一家全新品牌,到底是如何在一衆手機巨頭的夾縫中生存、壯大的?這是裴宇沒講到的。

Nothing啓示錄:做夢要大,做事要穩

至少在裴宇口中,Nothing 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對今天智能手機的不滿。雖然一度是果粉,但裴宇覺得蘋果的創新越來越慢,包括整個智能手機市場都變得越來越無趣,「就像回到 90 年代末的 PC 市場,大家都在做灰色主機。」

所以第一代 Nothing Phone(1)發佈的時候,裴宇就開宗明義地提出,要把 Nothing 打造成一個可以替代蘋果的手機品牌。

Nothing 不是第一家喊出「取代蘋果」的手機品牌,大概率也不是最後一家。但除了機身標誌性的透明設計,Nothing Phone(1)距離這個目標顯然還有很遠,不管是在市場層面,還是產品層面。裴宇也承認,Nothing Phone(1)不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

Nothing Phone(1),圖/ Nothing

這不意外,羅馬從來不是一日建成的。

Nothing 從一開始也有着明確的發展路線,首先是將目標羣體鎖定爲 visionary(夢想家),也就是那些藝術從業者、潮牌愛好者,以設計與創意跑贏同量級的手機品牌。同時利用 visionary 的影響力將 Nothing 品牌擴大到更大範圍的羣體之中,再通過高、中端產品線擴大用戶覆蓋面。

最後纔是在真正意義上挑戰蘋果。

而在產品層面,Nothing 沒有急於推出第一款手機,而是先從 TWS 真無線耳機入手,推出 Nothing ear(1),帶來了標誌性的透明設計,爲後面登場的手機打下了設計和品牌認知的基礎。

Nothing ear(1),圖/ Nothing

不僅如此,Nothing 的市場路線也比較特殊,作爲一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公司,Nothing 在最開始繞開最難競爭的中美兩大超級市場,選擇主攻歐洲以及亞太市場。原因並不難理解,中國市場的競爭太過激烈,美國市場又存在很高的運營商和蘋果生態壁壘。

等到 2022 年結束,Nothing Phone(1)助推 Nothing 營收同比暴漲超過 10 倍,從 2000 萬美元躍升至 2.5 億美元,也初步驗證了 Nothing 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可行性」。

所以到了 2023 年,Nothing 順勢推出了第二款定位高端的手機 Phone(2),在透明機身和 Glyph 燈效設計進一步完善的同時,也在硬件上有了一定的補足,比如旗艦級別的芯片和屏幕等。

Nothing Phone(2),圖/ Nothing

此外也是在這一代,裴宇改變了「重心」,將美國視爲 Nothing Phone(2)的「第一優先市場」。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到了今年 3 月初發布的 Nothing Phone(2a)上,在美國市場上只面向開發者。

或許是之前的市場表現不佳,或許是與運營商的合作中斷等原因,我們無從得知,但最終,產品無論如何都是關乎 Nothing 成敗最核心的一點。

風格如一:忘不了的設計,改不了的本質

儘管還是第一款智能手機,但 Nothing Phone(1)憑藉其獨特的設計,從發佈起就話題不斷,熱度甚至從海外蔓延到了國內的社交媒體上。

Nothing Phone(1)開售不久,就有一位剛剛買到 Nothing Phone(1)的網友在小紅書上誇讚它的設計和美感,還感慨道:

「其他的大手機品牌也不會專門搞這種產品。」

的確,在手機外觀設計嚴重同質化的今天,就算是各家的旗艦機也主要是配合大底多攝系統,在 Deco 區域「螺螄殼裡做道場」。大品牌不想也不敢在機身設計上動大刀,但對 Nothing 來說,設計和創意毫無疑問是他們在產品上最與衆不同的特點。

Nothing Phone(2),圖/雷科技

最明顯的當然還是透明機身的設計,從耳機到手機,Nothing 將產品的「內在構造」具象爲外部設計的一部分,在科技感拉滿的同時又產生一種獨特的設計美感。

在此基礎上,Nothing 還針對數字通知系統,在手機背部採用了 Glyph 燈效設計。比如在 Nothing Phone(2)上,6 段獨立燈帶配合機身背部線條營造出了亮眼又協調的視覺效果。

事實上,在雷科技的 Nothing Phone(2)評測中,我們就說了,Nothing Phone(2)「作爲近幾年手機背面設計最「亮」的仔,你絕對忘不了它的設計。」而 Nothing Phone(2)的獨特設計,其實也擊中當代年輕人所追求的:

小衆又個性。

Nothing Phone(2),圖/雷科技

當然,設計上的獨特優勢並不能掩蓋 Nothing 在其他方面的劣勢,比如耳機在降噪和音質上的落後,比如手機在影像、系統體驗等方面的平庸。短期來看,這對於 Nothing Phone 可能並非最重要的事情,但只要 Nothing 不想侷限於追求設計的小衆羣體,就必須迴歸到了手機最核心的使用體驗上。

但也要說,Nothing Phone 至今不到兩年,至多不過兩代三款手機,對於一個手機品牌來說只能說一切纔剛開始,一切皆有可能。

只有不行的公司,沒有不行的行業

所有人都說智能手機市場已飽和,所有人都說智能手機已成血海。錘子、金立、魅族等新銳品牌或退出市場,或大刀闊斧走向轉型甚至放棄“傳統智能手機業務”,但我們依然看到了Nothing這樣的新變量的強勢崛起,這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只有不行的企業,沒有不行的行業。

從和劉作虎一起創立一加,到作爲一加全球負責人,在離職成立 Nothing 之前,裴宇在一加待了 7 年。

裴宇,圖/ Nothing

這 7 年,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機市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手機市場飽和、頭部優勢持續拉大之後,一加回歸了 OPPO。事實上不僅是一加,手機市場子品牌在過去幾年都經歷了各自的變動。

背後是智能手機的相對停滯和迷茫。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成熟的產品形態,絕大部分設計都已固化,體驗上的進步都是建立在成熟形態上的一點一點優化。改進體驗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廠商、市場都受困於現有的產品形態,難以做出大的改變,導致進步變得緩慢,新產品變得無趣。

Nothing 能改變一切嗎?可能未必,但有時候,嘗試改變本身就有價值。

或許三年後,Nothing 會像被他們收購的 Essential Phone(由 Android 聯合創始人 Andy Rubin 創建)一樣退出、然後被淡忘。但又或許三年後,Nothing 會在 300 萬部銷量的基礎上再翻幾個數量級,成爲消費電子市場的「當紅炸子雞」。

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