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離亂之歌 是鄉愁也是歷史

《離亂之歌》集結七位作家自身或長輩的漂流故事。(公視紀錄觀點《離亂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詩人嚮明珍藏的銀元。(公視紀錄觀點《離亂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一枚銀元牽引着詩人嚮明的鄉愁。(公視紀錄觀點《離亂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陳義芝親筆手稿,寫下父親歸鄉心情。(公視紀錄觀點《離亂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作家張曉風回憶父親生前早已認定臺灣就是「家」。(公視紀錄觀點《離亂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作家隱地回憶十歲來臺,從不識字到開了一家出版社。(公視紀錄觀點《離亂之歌》/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公視紀錄觀點紀錄片《離亂之歌》,集結七位作家自身或長輩的漂流故事,梳理何處爲家,離亂所造成不可言說的情感,也是歷史的記憶。

一枚銀元,牽引著作家嚮明的鄉愁,那是他童年時期曾向母親要的一銀元,當時母親沒能給他,在相隔大半世紀後,母親不在了,經由弟弟交到他手中,母親特別交代,雖僅有一元,但那是母親能留給他的家業。爲此,現年97歲的嚮明表示,他一直把這一銀元帶在身邊,這乘載了不可言說的情感,也是歷史記憶。

近期公視紀錄觀點紀錄片《離亂之歌》,集結作家嚮明、蘇偉貞、陳義芝、隱地、張曉風、桑品載、王健壯等遷臺第一代、第二代自身或長輩的漂流故事,梳理何處爲家。

帶着生辰八字 在臺灣生根

嚮明表示,1944年長衡會戰期間,母親爲他縫製衣服,特別在衣角繡上他的生辰八字和縫進一個金戒指,要他逃難去,「媽媽知道我之後不會回來了,我就這樣搭上往衡陽的最後一班火車,看着日本飛機在衡陽上空飛來飛去。」嚮明憶及年少隻身抵臺一無所有的處境,感受特別滄桑,他無奈表示:「每個老兵都像是侏儒,沒有發展的權利,因爲到臺灣時什麼都沒有。」

「我一個人可以活到97歲,我要感謝這個地方。」嚮明有感而發。

作爲遷臺第二代,作家張曉風表示,她的父親是將軍,她自有記憶以來,父親一直在戰線上保家衛國,很少見到父親,1949年,她的父親隨國軍在雲南抗共,戰到最後一刻原本以爲要贏了,沒想到一夜之間風雲變色,她父親因此成爲戰俘,在別人的協助下變更身分,假裝是賣煙的商人,才逃出來。

在影片裡,張曉風的父親在大陸拜別祖先的墳後直說着要回家,她問父親:「家在哪裡?」父親則回她:「家在屏東。」爲此,她從中理解,父親已經以臺灣爲家。張曉風表示,她自己也非常努力學習臺語,並且以臺語創作,這些都展現了她們家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同。

返鄉探親 人事已非

爾雅出版社創辦人隱地是在10歲時才被父親接到臺灣,末來臺灣前,他完全不識字,來到臺灣纔有了全新的人生,成爲一名知識分子,他的父親早年在北一女教書,雖然父母親因經濟問題而離異,但是父親在他心中永遠都是西裝挺拔的模樣,他也把出版社開在從小熟悉的寧波西街。

現年86歲的隱地表示,他現在只做一件事,就是寫日記,「寫日記很自由,我可以回到從前,也可以提醒自己,我來自一個苦難的年代,但是我們這些人沒有對不起我們苦難的年代,而是很努力地從那個年代走過來。」

1938年出生的作家桑品載,來自大陸浙江舟山,1950年5月,國軍從舟山撤退,當時有位劉連長說要帶12歲的他到臺灣,他母親帶着「男兒立志在四方」的心情送別桑品載,桑品載也以爲中秋節就能返鄉,豈知他隨國軍到臺灣,上了岸再也找不到那位「劉連長」,舉目無親的他,一度需要乞討睡在街上,後來被好心人引薦加入軍隊,但因爲他才12歲,只得謊報年紀15歲,成爲了小小年紀的「娃娃兵」。

詩人陳義芝的雙親也曾受過戰亂的離散之苦,母親先輾轉撤退來臺,半年後才遇見被共軍俘虜、中途逃亡海南島、渡過海峽歸來的父親,他說,「經歷離亂之苦的人,不太回憶也不會訴說,因爲聽的人未必會懂,他遭遇的苦痛結成傷疤,全都存在心靈裡面。」兩岸開放探親,他陪伴父親返鄉,本以爲這趟旅程能帶給父親快樂,沒想到家鄉人事已非,父親在回程一路沉默,從此對故鄉沒有眷戀,父親心中已然認定,臺灣是自己的家與歸宿。

軍人父親 一生如草稿

作家蘇偉貞爲軍人父親書寫故事,標題爲「草稿」,她表示,父親那一代從中國大陸到臺灣,是一個沒有成形的一生,如同草稿,而她的父親爲了養家,做了很多工作,經營一間小型租書店、賣饅頭、挑磚頭等,現在,她最想幫父親開一家「草字頭」書店。

有次蘇偉貞全班到烏山頭水庫旅行,她從車上看到有臺腳踏車,載着高高的箱子,她認出是父親賣饅頭的箱子,但當時她沒有跟父親打招呼,每次想到父親是大老遠從臺南市騎車到臺南縣賣饅頭,而她竟然坐在車上,爲此而感到慚愧且心痛。

媒體人王健壯出生於高雄左營海軍眷村,他以父親遺物手提包裡的物件爲主題,透過書寫拼湊父親的一生,他表示,父親的沉默寡言,最大原因仍是因爲戰爭,包括纔剛和妻子結婚就不斷地在逃難,遇上親弟弟率領的軍隊追殺,這些戰爭帶來的傷痕,也令王健壯感慨戰爭的愚蠢,並認爲人們應該要從戰爭中學會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