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日本推免費幼兒園

臺灣政府幼托整合牛步化,抽中公立以及非營利幼兒園籤的家長直呼「有燒好香」!(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公立幼兒園近日又再次歷經一場「生死廝殺戰」,少數抽中公立以及非營利幼兒園籤的家長直呼「有燒好香」,更多沒抽中的家長只能開始預約參觀一個月要價兩萬多貴森森的私立幼兒園。反觀日本,今年推出全國孩子免費就讀幼兒園政策,並以提高2%的消費稅來因應,爲育兒家長提供長遠且全方位的規畫,臺灣政府推幼托整合、要降低父母負擔根本就是牛步!

臺北市林姓家長氣憤表示,以今年全臺北市非營利幼兒園4歲中班來看,41家有34家缺額都是0,只有7家有開缺,合計99個名額,超過1000人登記,中籤率只有9.9%。

臺灣公幼中籤率不到一成

另一名劉姓家長不滿地說,提供給弱勢、原住民、老師的小孩、家有3胎等等的第一階段抽籤戶,就已經把缺額都佔滿了,一般民衆根本連籤都沒得抽,質疑「難道在臺灣念公幼是什麼福利政策嗎?」爲什麼國家說要養,卻連提供有品質且念得起的公幼都開不出來?

去年10月開始,日本消費稅新制上路,同一天日本正式推出「幼保無償化」,從今年四月開始,將消費稅從8%調漲到10%中多出來的2%稅收,免費提供3-5歲學齡前幼童念幼兒園,或是家有0-2歲嬰幼兒的低收入戶可以免費將孩子送到幼稚園或保育所。

瑞典也針對就業女性提供托育服務。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黃喬鈴表示,法律規定小孩滿1歲就有權利進入幼兒園體系,家長有托育需求可去市府登記,等待期間3到4個月內還可以先到園所送託。

應翻轉公私立幼兒園比例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呼籲,臺灣幼兒園公私比爲3比7,政府應儘快翻轉這個比例,公共幼兒園和非營利幼兒園應該提高到七成,至於準公共化幼兒園充其量還是私立營運邏輯,以營利爲主要目標較容易發生剝削教師勞力,幼兒餐點也令人擔憂;更建議應提供6~12歲學童的課後服務,才能要符合家長工時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