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版撒哈拉「草漯沙丘」淪荒地?自然海岸剩20.84公里

桃園草漯沙丘海岸因缺乏管理,自然美景淪爲一片荒地。(圖/環境資訊協會提供,下同)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民衆對於看海的「印象」幾乎都少不了消波塊桃園市議員範綱祥日前質詢時曾提到,桃園地的海岸線大約有46.4公里,但半數以上都已經「水泥化」,完全擊垮防風林地的自然生態,「自然海岸只剩下20.84公里。」

範綱祥日前在總質詢時曾提出,要將桃園的「許厝港溼地」、「草漯沙丘」、「觀新藻礁」以及「新屋石滬」列爲生態保育重點市府也要針對工業污染、海岸設施規劃等做出明確的規範及處理,不要再讓海岸線繼續「水泥化」。

此外,範綱祥也表示,桃園總長約46.4公里的海岸線已經剩下20.84公里是自然海岸,半數以上都堆滿消波塊或是設爲堤防,防風林的自然生態顯然已經崩潰,國土三法(溼地保育法、海岸管理法、國土計劃法)已分別在去年2月及今年1月實施,區域計劃法將逐漸退位,「但桃園的海岸管理權責機關爲何?海岸長期遭受漠視,沒人想親近,法規有沒有跟上中央腳步?」

▲沙丘是防止海岸侵蝕的第一道防線。圖爲苗栗苑裡沙丘海岸。

根據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網站資料長度約5公里的桃園草漯(音踏)沙丘就像是「福爾摩沙上的撒哈拉」,由於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沙丘高度可達到7、8公尺,但近年來因爲能源發展等需求設立風力發電機,鄰近的工業區也常有工廠偷排廢水,退潮時沙灘上堆滿各式各樣的廢棄物,「充滿重重阻礙令人難以親近。」

據瞭解,臺灣資訊協會2013年時也曾公佈臺灣9大最值得守護的美麗海岸線,包括桃園「草漯沙丘海岸」、桃園「觀新藻礁海岸」、苗栗「苑裡沙丘海岸」、宜蘭「宜蘭海岸」、彰化「大城溼地海岸」、花蓮臺東石梯長濱海岸」、屏東滿豐後灣海岸」、臺南市「四草海岸」、屏東及臺東「南仁漁港南田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