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縱走步道 換新鋪面

臺北市政府今年幫登山客必經的水尾巴拉卡步道換上新衣裳,原先的塊石硬舖面佈滿青苔,讓登山客走得戰戰兢兢,如今全數改爲透水材質,並灑上木屑,讓遊客體會不同風貌及行走體驗。(臺北市大地處提供/李奇叡臺北傳真)

新年穿新衣,臺北市政府今年也幫熱門的登山步道─水尾巴拉卡步道換上新衣裳,原先的塊石硬舖面佈滿青苔,讓登山客走得戰戰兢兢,如今全數改爲透水材質並灑上木屑,讓登山客體會不同風貌及行走體驗,一同迎接新年到來。

「臺北大縱走」路線由臺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規畫,從北至南串聯臺北五大山系,其中位在臺北大縱走第2段路線上的水尾巴拉卡步道,是連接大屯山及竹子湖的重要步道。

大地處處長池蘭生說,以往的塊石舖面因使用許久,多年來未重新翻修,加上竹子湖山區長年潮溼,塊石鋪面隨處可見青苔,山友行走時常得小心謹慎。大地處爲了提供民衆更好的行走體驗,針對該步道詳細調查量測,爲水尾巴拉卡步道換上新裝。

大地工程處道路步道科科長蔡正發說明,設計團隊爲改善步道溼滑狀況,先朝採用透水鋪面評估,考慮到使用者感覺後,決定利用木屑柔軟的特性,以其作爲鋪面材質,不僅減少膝蓋負擔,也改良溼滑表面,大大增加山友行走的舒適感。

蔡正髮指出,原有的塊石並非直接丟棄,而是直接使用在圍束木屑的格框材料上,再經由老師傅巧手改造,爲水尾巴拉卡步道量身打造出適合的尺寸,最後再加上大地處將風倒木加工,再利用產出的木屑,讓步道重獲新生。

遊姓山友表示,過去行經水尾巴拉卡步道時,會擔憂不慎滑倒,翻修後再灑上木屑,走起來安心不少。大地處說,穿上新衣的水尾巴拉卡步道是一條以人爲本,且兼具生態及環保的步道,值得遊客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