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出口險浪一波波 4分析師這樣看後市

第一金全球AI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認爲,全球半導體需求強勁,帶旺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訂單,預估今年將重返疫情爆發前水準。法人表示,進入後疫情時代,消費買氣回升、工廠陸續開工、企業加快數位轉型,都爲機器人產業增添動能,延續這一波業績增長態勢,機器人股價也會有不錯的表現。景氣持續復甦下,半導體、中大型製造業都加緊投入資金,添購自動化生產設備,機器人商機爆發可期。法人估今明後3年,機器人產業每股盈餘年複合成長率近40%。有獲利當支撐,股價料將有不錯的表現。

安聯臺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回到投資主軸,目前投資人應聚焦2022年展望明確的成長股,選股不選市,關注產業包含載板、矽晶圓、晶圓代工、高速傳輸趨勢,以及汽車電子等。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指出,雖然目前市場雜音很多,但臺灣上市櫃企業主要以外銷型企業居多,整體營運動能與全球經濟景氣具有高度連動,因此當外部景氣回溫,有利臺股盈餘持續上修,增添臺股的投資吸引力,統計顯示,臺股2021年的預估本益比爲13.7倍,進入2022年本益比爲14.1倍,除了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目前的20倍本益比具有投資吸引力,也低於臺股5年的本益比均值16.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