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爆院內確診「混顧」惹議 張上淳坦言先天問題「確實不理想」

臺大醫院東址。(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臺大醫院疑再爆院內確診,多名員工匡列隔離,臺大醫院企業工會點出病房有「混顧」狀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臺大副校長張上淳今(2)日坦言,這是病房設計先天性問題、也確實不理想,但在疫情嚴重時期無法不使用來收治病人,等待疫情之後或許可進行檢討。

▲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圖/指揮中心提供)

臺大醫院企業工會表示,東址、兒醫病房有混顧疑慮,病房裡同時有普通病室與隔離病室,工會早在5月就提出質疑,此次疑似多名病人確診的病房,也有護理師同時照顧染疫輕症患者與一般病患情形

張上淳迴應,臺大醫院最早的設計就是每病房單位都有一間負壓隔離病室,這樣對平常照顧需要隔離病人是相對方便,例如是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外科系病人就可以在外科病房有負壓隔離病房照護,如果是心臟科病人,心臟科負壓隔離病房就可以收治,但這樣規劃設計對疫情期間基本上不理想。

▼臺大醫院企業工會批混顧未改善。(圖/翻攝臺大醫院企業工會臉書

張上淳說明,負壓隔離病房在在病人數不多的時候,儘量不會收治在個別單獨負壓隔離病房裡,而是集中在其它區域。可是但當疫情擴大、嚴重的時候,這樣的負壓隔離病房還是會被拿出來使用,所以看起來就是在一般病房裡面會有一間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感覺上叫做混住,但它那一間就是負壓的狀態

張上淳解釋,臺大醫院當初規劃就是用這樣模式設計,「我們並不希望這樣的負壓隔離病房通通不被使用,而衛生主管機關地方衛生主管機關也不會允許這樣的病房就不報出來」。它還是負壓隔離病房,還是會收治病人,這是先天性問題,也不理想。

張上淳坦言,臺大醫院在這次大疫情之後,或許要做一些檢視、檢討,看怎樣方式或與主管機關溝通。例如在非疫情期間,這些負壓隔離病房可以適當使用,疫情期間要移動專責病房使用,也是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