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電力交易平臺」啓用 資策會助攻電力輔助服務交易

電力交易平臺讓民間多元化的電力資源可以進行市場交易,是臺灣推動電力自由化與節能減碳的重要進展。由臺電公司與資策會、臺綜院等法人合作建置的交易平臺,讓民間的分散式電力資源可至平臺參與競價,成爲臺電隨時可調度的虛擬機組,以維持電網穩定,對於推動能源轉型來說是非常有價值行動。若能因此帶動更多綠能的運用,相信大家關心的核四是否重啓議題,就可以有新的考量。

電力交易平臺首先提供「日前輔助服務」,包括調頻備轉、即時備轉及補充備轉等三種交易商品。透過此三種服務交易,可以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與穩定運行,一旦電力系統發生問題,例如機組跳機或供需預測有誤差時,藉由輔助服務交易,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回覆正常供電。在供電穩定前提下,由民間業者資源建造的民間機組與國營機組可經由此平臺共同排程,以達到最經濟的電力調度。

臺電公司表示,自2017年1月電業法修正案公佈施行後,最有挑戰性的任務就屬設立電力交易平臺,輔助服務是協助電力系統頻率穩定、應付大量綠能併網衝擊的必要工具。完整功能電力交易平臺所需的資源整合,一般需要3~5年才能完成,臺電只用一年半的時間就達標,要特別感謝資策會等單位的傾力投入。

資策會數位所林玉凡所長指出,電力交易平臺的啓用,是臺灣推動能源轉型、電業自由化的重要一頁。資策會自2016年起即參與電力交易平臺規劃與發展,最初與中山大學、成功大學、中正大學及工研院等單位一起研發輔助服務技術,確立建構電力市場所需的調度資訊及電力排程,繼而設計平臺架構,並與能源系統服務商、儲能系統設備商、資服業、輔助服務供應商等業者合作,確立多元分散式資源參與電力交易的可行性。

一直以來碳排放過高造成氣候環境議題,使得淨零排放成爲各界需嚴肅面對的課題。主辦單位企盼藉由電力交易平臺的營運,讓多元能源(包含綠能)的運用更爲確實、有效率,進而加速電力市場的發展與商機,同時也將是臺灣因應缺電、限電等相關問題的重要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