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推校園空調自動需量反應 桃園學校盼辦說明會

桃園市班班有冷氣政策25日在大溪區仁和國小啓用,5月起氣溫達28度以上校園就可開冷氣。(呂筱蟬攝)

桃園市班班有冷氣政策25日在大溪區仁和國小啓用,5月起氣溫達28度以上校園就可開冷氣。(呂筱蟬攝)

桃園市校園完成班班有冷氣計劃,全市236校裝設1萬6583臺冷氣,25日選在大溪區仁和國小舉辦啓動儀式,但臺電日前公告「校園空調自動需量反應」,遭質疑隨時會在校園卸載,冷氣恐成「裝置藝術」。教育局說,此方案學校自由參加,並非限制班級開冷氣,而是使用時調高冷氣溫度。但各校反應對此方案並不瞭解,希望臺電辦說明會才能提高參加意願。

臺電「校園空調自動需量反應」在供電吃緊時需配合卸載,每日一次爲限、每月不逾8小時,但這有可能在中午電力最吃緊時無法吹到冷氣,引發看得到、用不到爭議。教育局說,臺電此方案還在對學校宣導,希望班班有冷氣計劃啓動後,各校可以加入在用電尖峰時刻微調用電量,臺電也會相對回饋降載時的電費,以武漢國中爲例試算,每月可替學校省9000多元電費,但很多學校可能還不是很清楚,已經向各校校長、總務主任轉傳方案訊息讓大家去研究。

教育局也說,自5月起凡氣溫達到28度以上就可開冷氣,而復興區原則是14度以下可開啓暖氣,另外像是校園鄰近有工程噪音或是嚴重空氣污染,也可開啓空調設備。中央對桃園市補助5、6、9、10月電費,111學年度共9068萬4000元,但仍有學校擔心不足電費得自己出,教育局則說,市府每年也有編列1億4000萬元的水電費補助校園,應可補足所需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