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森林公園遊客量減少 生態更豐富

受疫情影響,臺東森林公園遊客量減少,但是生態更豐富。(莊哲權攝)

受疫情影響,臺東森林公園遊客量減少,但是生態更豐富。(莊哲權攝)

臺東森林公園採收費入園,過去每年平均收入1000萬元以上,近兩年疫情影響,入園人數減少,去年只有700多萬元,但是也因爲遊客減少,公園裡的生態恢復良好,園區內可見到保育類的黃鸝、領角鴞、環頸雉等等,縣府農業處建議遊客遊園時,可以順道探索公園裡多元的生態。

日前臺東森林公園1只領角鴞疑似追捕獵物時,腳遭蔓藤纏住,掙扎哀鳴時被工作人員救出後野放,領角鴞可愛的萌樣,在網路引發熱議,也讓森林公園豐富的生態再度被關注;另外還有育雛的黃鸝夫妻護幼子心切,疑似聯手把圖謀不軌的鳳頭蒼鷹逼落水池,民衆說,原來森林公園的生態這麼熱鬧。

臺東縣政府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臺東森林公園佔地280公頃,裡面有3座人工湖,風景秀麗,2018年開始針對外縣市遊客收費,全票是30元,以往每年都有逾1000萬元的門票收入,近兩年來受疫情影響,入園人數減少,去年只有700多萬元,不過今年下半年,疫情逐漸趨緩,遊客數又有回溫現象。

許家豪指出,近兩年因爲遊客量減少,園區內的動植物得以休養生息,生態變得更豐富多樣,除了常見的留鳥像環頸雉、黃鸝、翠鳥、花嘴鴨以外,也有部分雁鴨科的冬候鳥進駐,今年春天甚至有罕見的地啄木、戴勝棲息,引發愛鳥人士搶拍。

許家豪指出,森林公園的生態目前恢復得還不錯,遊客遊園之餘,也可以靜下心來探索公園裡多元又饒富趣味的生態,由於公園面積廣闊,目前還不考慮人流管制,但要呼籲入園的民衆欣賞生態就好,不要打擾動物和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