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最新療愈系4大打卡點!金色樹屋看稻海 大坡池畔的漂流木巨人

▲2020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作品《AWIDAY TO SIPALAAY 感謝土地!》。(圖/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蔡玟君/綜合報導

2020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已在臺東登場,今年受到疫情影響,10件藝術品分兩階段方式完成,繼6月已經曝光的6件作品之後,全新4件作品也在近日曝光,隨着10件作品正式到齊,沿着197縣道,透過藝術家的全新視角欣賞池上風景

▲2020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作品《等待》。(圖/主辦單位提供)

縱谷大地藝術季是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主辦的「萬物糧倉大地慶典」計劃中的系列活動之一,繼2019年之後,今年再用10件美麗藝術作品從池上沿着最美縣道一路到關山,從稻田深入至村莊,藉由藝術作品吸引旅人走進縱谷欣賞臺東獨特的人文魅力

▲《等待》是一件漂流木打造的巨人。(圖/主辦單位提供)

▲藝術家吉田敦與作品《等待》。(圖/主辦單位提供)

旅客可以走進其中。(圖/主辦單位提供)

大坡池是今年藝術作品最集中的展出地點,現在在大坡池蓮花池畔,出生日本羣馬縣的藝術家吉田敦,來臺定居多年。這次作品《等待》以漂流木打造成一個坐在池畔雙手抱膝、仰頭望天的巨人,遊客甚至可以走進巨人體內,透過漂流木的縫隙,一窺外面的世界,在巨人膝蓋上方有一個正方形天窗,隨着不同時序光線變換,在裡面也有感受光影的魅力。

大觀亭變身金色樹屋。(圖/主辦單位提供)

▲從大觀亭可以欣賞綿延稻海。(圖/主辦單位提供)

大觀亭是俯瞰池上稻浪最佳視角之一,曾獲得世界盃花藝大賽第三名榮譽的花藝藝術家林惠理,此次在大觀亭的作品《傾聽 稻影》,是以稻米作爲發想,將大觀亭化身爲稻田間的美麗樹屋,利用木作金屬結構包覆及延伸,再以手工稻草繩圍繞,到稻穗成熟時的稻海從鋼筋樑柱纏繞至涼亭內部,與眼前綿延稻田景色呼應。

▲2020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作品《AWIDAY TO SIPALAAY 感謝土地!》是一架鋼琴。(圖/主辦單位提供)

▲鋼琴上還有音符。(圖/主辦單位提供)

想要欣賞綿延山林景緻和稻田風光不一定要到伯朗大道天堂路,來自屏東排灣族阿旦‧達魯札隆這次在一處稻田間打造《AWIDAY TO SIPALAAY 感謝土地!》,利用鐵雕在田中央打造一座牛頭造型的鋼琴,用鋼琴與土地對話,象徵聆聽自然的聲音,以及農村與自然和諧生活。

▲2020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作品《神奇交會點》。(圖/主辦單位提供)

最神秘的作品莫過於視覺藝術自由工作者巴豪嵐吉嵐打造的《神奇交會點》,利用慶豐村內大坡路旁的廢棄房舍創作,以繪畫和雕塑利用廢棄農舍作畫,作品敘述代表原生態野豬,與當代時髦的女性相遇,展開真實又奇幻的故事,繽紛鮮豔的色彩,等待旅人前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