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第四季反彈契機出現 關鍵看二點

國泰投信指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發50年來最大沖突,投資人受到國際利空因素衝擊,投資心態相對保守。不過,觀察過去以巴類似衝突發生多次,對全球股債影響有限。

統計2000年以來較嚴重的6次衝突,爆發後1個月、3個月、6個月的全球股債表現,平均價格變動幅度在5.5%以內,顯示過往衝突事件整體來說對全球股債市的影響不大,加上兩國皆非石油生產大國,在衝突未擴大的情況下,預期對油價及國際股市影響有限。不過後續仍需持續關注沙國的態度、是否將伊朗捲入衝突,以及衝突的持續期間。

國泰投信認爲,本次中東地緣政治緊張,使避險買盤進駐美債市場,加上美國聯準會官員認爲近期美國長債殖利率大增,金融情勢緊縮可能已發揮額外升息的效果,聯準會官員陸續釋出鴿派談話,暗示11月利率會議可能繼續暫停升息。依照過往經驗,停止升息通常有利股市長線走勢,如過去兩次2006年6月和2018年12月美國停止升息後6個月,臺灣加權指數上漲16.7%及10.3%,在停止升息後12個月臺股亦有亮眼漲幅。

展望後市,美股超級財報周即將開始,臺股重量級權值股亦將陸續舉辦法說會,後續行情將聚焦基本面,且隨10月傳統電子銷售旺季到來,AI伺服器進入交貨高峰,出貨將開始放量,加上蘋果新機買氣優於市場預期,預計AI供應鏈、PC、手機與消費性電子等,都會陸續在營收上有所表現,有望增添臺股動能。

國泰投信指出,短線國際紛爭若未再擴大,預期指數有機會呈現量縮築底,且隨着第四季起AI供應鏈業績將顯著提升,待戰爭議題消散後,臺股可望迎來反彈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