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萬六難收復 能抱股過年? 2位大師分析揭風險

臺股能抱股過年嗎?(圖/中時資料照)

2021年以來,臺股從不到1萬5千點,曾一舉突破1萬6千點,不到1個月,臺股就漲了將近1成。不過,1月資本市場先盛後衰,指數大幅回檔,有人認爲臺股從去年3月以來的長多行情已畫上句點。到底要抱股過年,還是年後再行進場?陳奕光、儲祥生兩位專家看法雖略有不同,但長線觀點殊途同歸。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 陳奕光:

封關前有買點 佈局要呈「同心圓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爲,1月下旬的回檔,僅是針對上旬大漲的修正,封關前仍有不錯的買點,「大盤翻空的時間還沒到。」

陳奕光以臺股過往經驗來看,當加權指數與年線的(正負)乖離率超過30%時,很容易引發乖離率修正的回檔或反彈。「1月上旬加權指數急漲,與年線的正乖離率已超過30%,因此回檔並不意外。」再從以往數據來看,指數回檔5%至8%修正乖離率,很正常,因此,「15000點附近是不錯的進場點。」

買什麼?陳奕光提出兩個建議,一是尋找本波跌幅相對大盤較小、或整體型態仍比大盤強的強勢股。另一個建議參考是他設計的「同心圓」投資法(見圖),作爲選擇標的與配置資金標準

圖中愈內圈代表基本面成長或展望愈明確的核心持股,可多配置資金、不輕易賣出。愈外圈,可能較具題材、但還未實際獲利,或者本益比偏高,這部分配置資金可以較少,且遇到較大回檔時須優先賣出。

那麼,臺股經歷1月的修正後,農曆年後能大漲一波、再創新高嗎?陳奕光又給了否定的答案,他表示,以下幾個疑慮將影響臺股上攻的力道

首先是外資動向原本預期外資在新的一年會轉賣爲買,但從1月仍站在賣方且臺指期淨空單居高不下來看,今年外資買盤似乎並不樂觀。

其次,融資餘額至1月底已大增至近2千億元,且單日經常大起大落;加上成交量頻創新高、當衝比率大增,這些都是籌碼不穩的徵兆

第三個疑慮是全球資金活水的重要指標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陳奕光觀察到,這個數值在1%以下已形成堅實的底部,「1%以下不容易再來。」殖利率往上,代表債券價格回跌,且收益率增加,但股市在高檔,資金就有「股轉債」的充足理由

陳奕光進一步表示,今年初殖利率一度逼近1.2%,雖然近期回檔,但若再度站上且站穩1.2%,就要提防股市的潛在賣壓。

由於上述疑慮,陳奕光研判臺股將進入萬5到萬6的區間整理,農曆年後若漲到1月高點16238點附近,建議先賣一趟。至於修正的起跌時點,研判可能落在3、4月。

至於修正的幅度,陳奕光認爲不至於轉爲長空,因爲根據第一金投顧的預估,臺股整體上市櫃公司2020年的稅後純益金額約爲2.4兆元,預估配息1.7兆元;預估今年稅後純益可望成長到2.8兆元、年增率16%,明年配息金額也將達1.95兆至2兆元。獲利成長加上龐大配息,是臺股最有力的支撐。所以即使修正,「年線的支撐力道應該很強。」

陳奕光特別提醒投資人,今年最重要的就是:善設停損停利、嚴守投資紀律。不然去年以來累積的獲利若無法確保戰果實在太可惜了。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2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