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海外設廠將形成臺僑村 僑委會曝規劃

徐佳青22日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做出上述表示。

針對外界會質疑,僑委會任務跟外交部會有一點點雷同,是否要併入外交部?徐佳青說,僑委會有其現階段的存在必要性,原因是臺灣因爲在國際社會處境有時候是相對艱難,很多地方因爲外交的層級太過敏感,是高度政治性,所以相對來講,如果以僑委會的角色來扮演的時候,在這個政治性的敏感度上,就會下降一級,可以說是一種「二軌外交」的概念,等於政府多一個工具可以運用。

徐佳青也說,近年來,我們其實有蠻多的政策任務,比方要招募非常多的僑生到臺灣來進行專業的培養,然後讓這些僑生可以留在臺灣跟我們一起打拚,繼續成爲臺灣的一分子。

其次,徐佳青說,用軟實力的概念來講,孔子學院退場了,可是國際社會還是有很多需求學華語,那誰要來把這個市場做一定程度的填補?她說,現在總共已經在全球設立了84所華語文學習中心,在美國是66所,在歐洲12個國家18所,還在持續增加,到明年預計要超過100所。到目前爲止,我們這種雙語教材,已經出到8個語系了,因爲我們希望雙語教材,可以比較快速地讓沒有華語背景基礎的人,快速可以進入這樣的語言學習。

針對僑委會的重點任務,徐佳青提到,隨着這個國際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很多的僑胞,事實上有長期短期居留的越來越多,所以在這樣國境邊境移動當中,近20年來也隨着民主化的過程,海外僑胞對於臺灣民主化的參與也愈來愈高。二來,臺灣因爲少子化的社會,愈來愈需要外來的人口,來增加臺灣各種人才的進步,所以僑生變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