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工股狂漲「將成美東亞火藥庫」?PTT鄉民看1事嚇壞了

25家美國軍火廠將在5月來臺,討論武器與彈藥生產。圖爲國軍試射雄三反艦飛彈。(示意圖,國防部提供)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國太平洋陸戰隊退役指揮官史蒂文‧魯德爾(Steven Rudder),擬在5月初率領25家美國國防承包商組成的代表團訪問臺灣,與臺討論軍武的合作研發與生產,軍工指標股近日受益該消息,表現相當亮眼。對此,學者林廷輝指出,臺灣已經逐步進入美國軍火供應鏈當中。

林廷輝昨(14)日在節目《關鍵時刻》中提到,美國是全球軍工產業的最大供應商,在「俄烏戰爭」俄羅斯軍火不能用的情況下,其他國家都會轉單到美國,而美方自己消化不了,纔有了跟臺灣合作的契機。但林也指出,美國不會把所有軍工產業交給臺灣,未來可能還是偏向代工概念。

對於臺美有可能進行軍工產業合作,林廷輝分析,是因爲臺灣人有幹勁、有苦勁,且零組件都找的到,隨着美國軍火產業蓬勃發展,臺灣整個軍火工業也會起飛。

林廷輝還指出,臺灣當前其實已經進到美國軍火供應鏈當中,軍武臺灣絕對做得出來,但重點是要跟美國繼續談授權,而5月來臺的25家軍武廠商就非常重要,「因爲他們就是來談生意的」。

除此之外,資深媒體人李正皓也提及,「其實很多軍武技術臺灣早就做得到,只是美國不讓我們做而已」,現在能生產的陶瓷鼻錐罩,連美國都要跟我方購買。李正皓解釋,所謂的陶瓷鼻錐罩就是防止飛彈在亞音速、音速、乃至極音速飛行時候,彈頭因爲高溫而產生破裂的情況。

然而對於臺美可能進行軍工產業合作,PTT上的鄉民卻提出不同的看法,稱「還沒打就噴,真打起來需求量大增,還不噴到宇宙」、「臺灣人要軍工不要民生」、「軍工漲纔要擔心、代表戰況近了懂嗎」、「要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