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日合作研究「劇烈天氣變化」 盼增強氣象預報精準度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廖宇慶說明X波段車載式氣象雷達功能。(蔡明亙攝)

臺灣區域豪雨觀測與預報實驗計劃,將X波段車載式氣象雷達設置於桃園新屋永安漁港海螺文化園區旁。(蔡明亙攝)

臺美日共同推動「臺灣區域豪雨觀測與預報實驗計劃(TAHOPE)」,自5月19日至8月1日,藉雷達、衛星、剖風儀、雨滴譜儀等精密儀器,探討臺灣梅雨鋒面、颱風與午後熱對流等劇烈降雨成因及特性。科技部次長林敏聰表示,劇烈降雨已成生活常見天氣,利用雷達資訊提升預報精準度,對於防災預測工作相當重要。

林敏聰今與科技部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司長羅夢凡,以及實驗計劃成員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楊明仁與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廖宇慶等人,前往參訪位於新竹港南運河風景區的大型可移動式S-POL氣象雷達與微波輻射儀,以及位在桃園新屋永安漁港海螺文化園區旁的X波段車載式氣象雷達(TEAM-R)。

科技部說明,S-POL氣象雷達可觀測並分類劇烈風速中不同降水粒子,還能量化低水準水分含量及降雨率,主要協助科學家從事劇烈天氣研究;微波輻射儀的微波不受雲層影響,與紅外線及可見光相比,具估算降水的優勢,可測量大氣中水氣含量,是決定對流胞是否成長的關鍵因素;X波段車載式氣象雷達可觀測150公里遠數據,機動性強可入地形複雜處,進行風場雨降雨量的量測。

林敏聰表示,氣候變遷下,劇烈降雨已成爲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天氣型態,在天災來臨前的預測、預防均須依靠雷達資訊,對防災工作相當重要。這臺TEAM-R車載雷達原一般用途爲偵測臺灣各種大氣現象,這次與美日合作,搭配S-POL氣象雷達進行研究。

廖宇慶也提到,TAHOPE實驗主要研究發生在臺灣與周邊海域的劇烈降雨原因,希望能改善日後預報的精準度,從5月底至今已蒐集到非常多珍貴資料,例如鋒面來臨時的內部降雨結構,以及登陸臺灣後,受地形影響會發生何種變化。

臺灣大氣科學界總動員參與TAHOPE計劃,包括臺灣大學、中央大學、中央氣象局、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國防大學及科技部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等,與美國和日本跨國合作,盼透過密集地觀測,結合先進大氣模式同化與預報技術,針對臺灣與周邊區域的劇烈天氣系統,發展出改善分析與預報的重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