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登革熱創單日新高驟增44例 累積逼近千例

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執行室內化學防治時,發現民衆有過度包覆的現象,可能導致防治成效不彰。(防治中心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臺南登革熱疫情持續嚴峻,市長黃偉哲邀集各領域的權威學者召開諮詢會議,滾動式修正防治策略,研擬應對之策。(防治中心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日後在社區執行化學防治時,將於消毒車插上登革熱危險警戒區的旗幟,提高民衆的警覺性。(防治中心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臺南市登革熱燒不停,今天病例數再創單日新高,一口氣新增44例確診,目前累積920例。今天登革熱防治中心再度召開專家學者諮詢會議後,除決議日後在社區執行噴藥時,將在環保局消毒車插上危險警戒區的旗幟,提升市民的警覺性,還呼籲室內噴藥不要過度包覆,以免影響防治成效。

登革熱防治中心說,新增病例東區有15例、永康區14例、安南區9例、北區3例,以及南區、中西區、仁德區各1例,年齡介於8歲至79歲;其中,41例是由診所或醫院通報確診,3例由防治中心擴大采檢發現,防疫人員已立即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地戶內外化學防治作業。

鑑於疫情持續嚴峻,市長黃偉哲也邀集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與金傳春,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首席防疫顧問陳錦生、杜武俊及黃旌集等各領域的權威學者,再次召開諮詢會議,滾動式修正防治策略,研擬應對之策。

會中,陳錦生認爲,防治登革熱最重要的還是應該落實孳清找出隱性孳生源,以及擴大采檢找出隱藏病例,杜絕病媒蚊孳生並阻斷社區傳播鏈,才能遏止疫情蔓延擴散。

杜武俊表示,根據目前疫調發現,確診病例周邊後續仍出現病例,顯示熱區化學防治後仍需持續回防,才能達到較佳的防治成效。

金傳春指出,如果羣聚疫情持續發生,恐會有重症病例出現,應加強高風險接觸者擴大采檢;另市場及周圍區域噴藥時,應落實孳清並減少帆布覆蓋,避免形成防疫死角。

陳秀熙建議導入流行病地理地圖的分佈,呈現病例擴散的方向,以比較前後裡別的變化,才能達成良好成效。

詹長權也認爲,市府應建立中長期目標,像8月30日中元節、國中小開學以及中秋節等,恐因人流聚集有極高風險引發羣聚疫情,應及早擬定因應策略,避免疫情持續擴散。

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主任李翠鳳強調,擴大采檢、診所通報及家戶孳清落實的重要性。鑑於目前在仁德區、永康區防疫機動隊仍持續稽查到許多陽性孳生源,應加強區裡動員,請里長號召里民共同落實孳清,才能阻斷社區疫情擴散;至於化學防治執行時,也觀察到民衆有過度包覆現象,如此可能導致成效不彰,以及後續仍需要重複噴藥的情況產生。

黃旌集提醒,戶外病媒蚊密度監測無明顯增加,但室內病媒蚊指數大幅上升時,民衆應儘快清除家戶內的孳生源;部分新進里長對登革熱防治較不熟悉,建議應與里長持續增進風險溝通、經驗交流,協助里長儘快掌握疫情資訊,針對社區內的高風險處積極管理,避免形成隱性孳生源。

防治中心決議,爲提升市民對疾病的警覺性,日後在社區執行化學防治時,將於環保局消毒車插上登革熱危險警戒區的旗幟,以提高民衆的警覺性;另外,鑑於化學防治時,經常有民衆過度包覆養生膠帶,造成蚊子躲在包覆範圍內,影響整體噴藥成效,也籲請市民不要過度包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