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將軍馬沙溝地景廣場竣工 築造馬沙溝觀光廊帶

將軍馬沙溝地景廣場3日舉行開幕儀式。(張毓翎攝)

廣場上的馬加魚大型裝置藝術十分吸睛。(張毓翎攝)

中空魚體造型,可讓遊客接近,可休憩遮蔭避雨與拍照互動功能。(張毓翎攝)

雲嘉南風管處長徐振能(左)與設計馬加魚裝置藝術的交趾陶大師謝東哲(右)。(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張毓翎臺南傳真)

臺南市將軍區馬沙溝社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觀光資源,由於地方缺少一個象徵性的門面地標,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臺61線馬沙溝交流道下,打造馬沙溝地景廣場,近日剛完工。豎立在廣場上的馬加魚大型裝置藝術,成了遊客拍照熱點,地方許願未來透過在周邊建置停車場、休憩亭等,讓觀光效益發揮到最大。

將軍馬沙溝地景廣場3日舉行開幕儀式,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徐振能、立委陳亭妃、市議員蔡秋蘭、方一峰、臺南市政府觀旅局長郭貞慧,以及設計馬加魚裝置藝術的交趾陶大師謝東哲等人蔘與剪綵。

雲管處打造馬沙溝地景廣場,藉由串聯將軍漁港、馬沙溝3D彩繪村、馬沙溝海洋休閒運動度假中心,築造馬沙溝觀光廊帶,尤其搭上自行車旅遊風氣,單車族往北可到北門婚紗美地、往南可到七股鹽產業景點。

馬沙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明和表示,臺灣很少地方像馬沙溝,轄內同時具有漁港和沙灘環境,近年透過一見雙鵰藝術季及新春燈會等例行活動,讓將軍區這個小漁村漸漸被外人熟知,來這裡旅遊、攝影的人愈來愈多,相信馬沙溝地景廣場會成爲這裡重要地標。

吳明和提到,馬沙溝地景廣場附近有好幾公頃的國有地,因爲這邊太陽比較大,風管處規畫在廣場這裡建置涼亭、走廊及停車場;此外,村內道路狹小,可運用的腹地不多,因此地方也希望,未來在廣場周邊創造一個新的市集集散地,增加馬沙溝的觀光人潮和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