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水情亮黃燈 抗旱措施提早啓動

南部久旱不雨,水情吃緊,曾文水庫目前蓄水率僅27.23%。(南水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南部久旱不雨,水情吃緊,臺南市政府與南區水資源局提早啓動抗旱部署,水情燈號2日起轉黃燈並實施夜間減壓供水,3日起主要供應民生用水的南化水庫出水管控爲45萬立方公尺以下,高屏溪剩餘川流水每天支援臺南20萬立方公尺,務求明年2月底前穩定民生及產業用水。

臺南市長黃偉哲3日指出,去年嘉義跟臺南都休耕,節省灌溉用水1億噸,但目前臺南一期作仍未決定是否休耕,如正常供灌,估計需近1億噸水,水庫供水將更吃緊,得提早因應。

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2日舉行第一次會議,因應後續枯水期間各標的用水需求,決議2日起,臺南由水情提醒綠燈轉爲減壓供水黃燈。南水局指出,因應旱象,多管齊下穩定水情。

今年自汛期以來,降雨不如預期,降雨量僅約往年6成,曾文水庫蓄水率27.23%、南化水庫爲87.23%,南水局副局長何達夫指出,曾文水庫目前蓄水情形爲營運49年來,枯旱排序第8名,考量明年一期作供灌仍未定,依農耕作業時序,往年12月底育苗,1月中下旬插秧就得供灌,目前經濟部和農委會仍在滾動檢討中。

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表示,因應臺南水情嚴峻,近期密切討論相關供灌事宜,也同步優先討論採取節水措施,至於是否停灌或維持供灌,仍未定案。

南水局指出,爲延長南化水庫水位穩定,在清水北送部分,優先運用高屏溪剩餘川流水,從高雄地區支援臺南地區每日20萬立方公尺,而主要供應民生用水的南化水庫,平均每天民生用水量約105萬立方公尺,出水管控量也從豐水期每天出水65萬立方公尺,自12月3日起,調整爲45萬立方公尺以下,產業用水採取自主節水5%。

黃偉哲也呼籲,市府早在1周前即把澆灌、消防等其他用水改爲再生水,市府帶頭做,也呼籲民間一起節水。水利局統計,市府各單位使用回收水取代自來水,平均每天使用約4000噸回收水,用於澆灌、洗街等用途,目前臺南7處水資源中心也可供民衆免費取用回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