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廣安宮普渡 電子戲臺好潮

臺南米街廣安宮今年普渡法會特地設置1座由紙糊戲臺改良而成的電子戲臺,外接熒幕播放歌仔戲酬神,創新又不失傳統。(楊太榮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的米街廣安宮,7日晚間舉行中元普渡法會,今年的普渡法會首次設置1座「電子戲臺」,這是由紙糊戲臺外接熒幕製成的模型,只要插上電源,就能輪番播放「扮仙」影片,保有傳統又不失新潮,不只播給「好兄弟」看,廟內外大人小孩也都好奇駐足搶看。

這座別出心裁的電子戲臺,出自在附近開業近60年的「榮元紙行」第三代楊太榮之手。楊太榮回家接掌事業前,曾任電腦工程師,因此突發奇想,將家中紙製戲臺,連接樹莓派與外接熒幕,播放傳統歌仔戲曲。

楊太榮去年也曾製作1座更微型的戲臺「試水溫」,還放上兒子的小公仔當作「觀戲民衆」,並於去年普渡亮相,孰料大獲鄉親廟方好評,因此今年除「放大」戲臺,同時還在戲臺前緣,加上家中相傳獨一無二的「八仙圖案,讓戲臺更臻完善。

昨晚紙製戲臺亮相時,不少民衆經過時都停下腳步欣賞,直呼「好酷!」也有民衆經過時,以爲是電動卷軸,定睛一看才發現是熒幕,大讚有創意。楊太榮指出,製作電子戲臺的初衷,只是想還原戲臺「原本功能」,讓大家好好看戲,也盼藉由傳統與創新的結合,讓老技藝重獲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