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藍」享譽國際 藍染技藝展現921重生力
臺中太平曾是921地震重災區之一,原是大學教師的葉晉玉(右)曾號召青年到災區救災,之後便決定在當地駐點協助重建,他爲加強就業機會,成立「太平藍」品牌,已享有國際知名度。 中央社
臺中市太平區曾是921地震重災區之一,葉晉玉號召青年到當地救災後駐點協助重建,併爲強化就業成立「太平藍」品牌生產客家藍染商品,已有國際知名度,展現地方重生力。
原是大學教師的葉晉玉在921大地震發生後,組織青年工作隊救災,並設中部青年聯絡站,負責協調會勘、人力及物資等工作。
「進到災區真的是難忘」,葉晉玉告訴中央社記者,中部災情嚴重,很多地方道路中斷、滿目瘡痍,近3個月投入救災,讓他不斷思考後續能幫地方什麼。
救災工作告一段落後,葉晉玉駐點家鄉太平頭汴坑地區重建社區,苦思新產業時,意外得知當地有客家藍染的藍草植物,決定擴大種植,發展藍染工藝產業,2008年向政府申請「太平藍香園」多元就業計劃,讓當地受災戶、中高齡婦女與身心障礙者有工作機會,早期以DIY活動與簡單商品爲主。
就業計劃2012年結束時,葉晉玉自創「太平藍」品牌,邀藍染工藝師湯文君等協助強化技術、商品設計及培訓相關人才,希望提升品牌能見度。
太平藍專案經理詹雅汶說,早期藍染商品以服飾品爲主,因緣際會下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合作,透過藍染工藝文史調查得知,客家族羣會將藍染帶入生活器具,開始研發不同媒材結合,推出窗簾、時鐘、桌燈及傢俱等,也將地方文化帶入商品中。
太平藍2015年首次到泰國展出「國際工藝創新展」,此後走出國際,陸續在新加坡、法國及日本等國參展,更獲國外訂單,現已在全臺灣及網路有許多通路,希望持續打開國外市場,讓世界看見臺灣特色產業文化與價值。
近年太平藍團隊認爲染織可再深入連結在地,與太平農民合作,將荔枝、龍眼、枇杷、薑黃、咖啡,甚至要移除的外來種小花蔓澤蘭等作爲染色元素。
詹雅汶說,植物染以農作物的修剪農廢材提煉出需要的染液,融合藍染作品加入創新,生產不只環境保護,也增加農民收益。
原是大學教師的葉晉玉在臺中太平頭汴坑地區駐點,建立工作站輔導社區產業工作,發展藍染工藝產業成立「太平藍」品牌,增加就業機會。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