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斷交 逾八千華僑放棄國籍

流動的界域:從在地、跨域到多物種(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進入一九七○年,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危機日益明顯。除了定居日本的僑民出現躁動,留日學生也對國家前途深感憂慮。一九七二年三月,《臺灣青年》報導,留日京都同學會於一月二十八日創刊《自由人》,其發刊詞中表示:一、我們的理想在於爲同胞開創一個自由人的國家,爲人類開墾一個自由人的世界;二、我們是一羣自由人或不甘爲奴隸的人所組織起來的連帶體。此外,留日臺灣學生也成立「臺灣問題研究會」,其會旨爲「本會以喚起我海內外同胞對臺灣前途之關心,共同研討有關臺灣的各種問題,藉公論以謀求解決之途徑爲趣旨。」這是在日臺灣人與留學生面對危機的迴應,這羣留學生並非舊殖民地人,大多是戰後到纔到日本的新世代。

一九七一年十月,蔣介石政府被逐出聯合國,其代表權被北京政府所取代,美國開始與中共接觸,國際局勢出現重大的變化。一九七二年二月,美國總統尼克森前往北京訪問,隨後簽定「上海公報」。同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共與日本發表「共同聲明」,宣佈即日起建交,同時日本也與國民黨政府斷交。在此國際地位危機之際,華僑的法律地位再度受到關注。當時,許多華僑開始積極申請歸化,也有人申請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國民黨政府爲了爭取華僑的支持,態度出現一百八十度轉變,表明將修改國籍法放寬放棄國籍之條件。包括,放寬對未成年子女不能放棄國籍之限制,同時刪除男子要服完兵役才能放棄國籍等規定。另外,對持中華民國籍之海外僑胞的護照更新,也決定從過去每三年延長爲六年。

這些放寬條件的修法未能馬上完成,而辦理歸化日本籍又必須出示放棄國籍證明書。爲此,國府乃決定在斷交前就授權在日本的各駐外單位,大量發給華僑放棄國籍證明書。根據外國人登錄的統計,一九七二年五月底中國籍爲五萬四千八百七十人,年底減爲四萬八千○八十九人,一九七三年七月底再減爲四萬六千六百七十三人,約一年之間減少八千一百九十七人,這八千多人幾乎都是放棄中華民國國籍者。他們部分辦理歸化日籍,也有人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籍,甚至也有人在轉折過程中成爲無國籍者,有些人則在歸化日籍之後,又設法恢復中華民國籍,變成雙重國籍者。此時,在日臺灣人關注的焦點已經不是永住權問題。由於長期無法永住的不安感,許多在日臺灣人早就將子女送到美國留學,並鼓勵他們留在美國發展,特別是前述重要的僑領,大多采取這樣的行動。

當然,也有一些臺灣人子女在日本求學就業,進而選擇歸化日籍。不論子女到美國落地生根發展,或是子女在日本成家立業,許多第一代臺灣人大多不會反對子女辦理歸化日籍,但自己則傾向保留中華民國籍。由於日本政府不承認中華民國籍,歸化者很容易變成雙重國籍者。但也有人一不小心成爲無國籍者,學者陳天璽就曾用親身體驗寫成《無國籍》之專書。一九九二年,雙重國籍的旅日僑選國民大會代表莊海樹,必須放棄日本國籍才能宣誓就職,但卻遲遲無法完成手續,因而在報紙上喧騰一時。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三日,《聯合報》報導:「莊海樹在歷次的國大臨時會中,屢遭民進黨國代砲轟,莊雖自稱已放棄日本國籍,但事實上日本國籍並未消失;原因是日本不承認中華民國,一旦放棄日本國籍會變成『無國籍者』,而日本不允許其國民因放棄日本籍而成爲無國籍者,所以莊海樹雖已聲明放棄日本籍,卻是無效的。」這新聞充分凸顯,一九七二年以後在日本中華民國的國籍不被承認,也無法放棄的窘境。(三之三;摘自《流動的界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