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十大死因 癌症蟬聯34年榜首

3月23日上午,臺南空氣品質PM2.5又紫爆天空呈現灰濛濛一片。(本報系資料照片

空氣品質不佳,不少民衆口罩出門。(本報系資料照片)

2015年國人死因

衛福部公佈臺灣十大死因,癌症蟬聯34年榜首,平均11分13秒奪一條命,去年癌症醫療費高達800億元,創史上新高。醫師推論,十大癌症死因大部分與空氣中細懸浮微粒濃度飆高有關,且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屢達「紫爆」,對健康影響極大。

衛福部統計,臺灣十大死因中,男性死亡率皆高於女性。以年齡區分,1至24歲死因以事故傷害居首位;25至44歲死因以惡性腫瘤、事故傷害居前2位;45歲以上死因屬慢性疾病之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居前2位。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衛福部指出,104年十大死因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77%,以慢性疾病爲主,惡性腫瘤續居首位死亡人數爲46829人,佔所有死亡人數的28.6%,較去年上升1.4%。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室內室外空氣污染會對呼吸道造成危害,包含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也有強烈相關性。而臺灣十大死因中,有7大死因和空氣污染密切相關。

奇美醫學中心醫科主治醫師謝依儒指出,空氣污染中最難發現的PM2.5(細懸浮微粒),更可穿透一般口罩,直達肺部進入體內,增加各種心血管疾病和提高癌症與死亡率的風險,近年來也有研究慢慢發現PM2.5是導致肺癌主因之一。

衛福部表示,10年來,十大死因標準化死亡率,以及其佔總死亡人數比率變動觀察,均呈上升者有高血壓性疾病與肺炎;均呈下降者有腦血管疾病、事故傷害、糖尿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羣及腎病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政經壓力 自殺率高

十大死因死亡率與去年相較,所有死因均呈下降,其中以腦血管疾病降8.1%最多,其次爲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降7.8%,再次爲糖尿病降6.6%,事故傷害也下降3.8%。

而自殺標準化死亡率較上年上升2.5%,死亡率續居第11位。有醫師推論,可能和臺灣近年政治經濟環境呈現「壓力鍋狀態有關。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