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拚土地開發 30年還債1500億

臺鐵擬透過臺北機廠古蹟容積移轉以及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開發,償還1500多億元債務。圖爲臺鐵臺北機廠外觀。(本報資料照片攝)

臺鐵今年元旦公司化之後,約1700億元短期債務轉到交通部鐵道局償債基金,鐵道局長楊正君昨透露還債方法,擬透過臺北機廠古蹟容積移轉以及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開發,償還1500多億元,佔整體債務的9成,目標30年內還清。

鐵道局昨舉行記者會,說明2024年重要工作項目,包括鐵道建設、軌道產業、場站開發及營運監理4大主軸。鐵道局設置的臺鐵償債基金,今年接管臺鐵土地並規劃償債方式,楊正君說,將辦理臺北機廠、臺北車站E1與E2街廓、高雄港站(含臨港線)3處1129筆土地(約60.96公頃)、136筆建物接管事宜;辦理215筆地方公產土地(約11公頃)接管事宜。

楊正君表示,相關資產都已經移交,目前在辦理入帳作業,因產權複雜還需要一點時間。其中最有價值的土地爲臺北機廠,由於已經被劃爲古蹟,無法進行商業開發,今年將推動「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修法,讓國有土地能夠比照私人土地,讓古蹟仍能進行容積移轉,創造土地開發利益。

楊正君指出,臺北機廠土地面積4萬9749.63坪,容積率300%,規劃2043年至2052年期間分年標售,每坪標售單價約55萬1285元,總收益估822.79億元。

臺北車站旁的E1、E2面積3468.42坪,容積率560%,透過都市計劃進行開發案,預估分回辦公室、商場、停車位、現金等,同樣規劃2043年至2052年期間分年標售,預估可有687.65億元。另高雄港站,預估能有100多億元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