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保險業 連兩年獲利創新高

此外,因全球QE政策下的國際資金行情,保險業2021年海外投資獲利又進一步成長,累計我國保險業今年前三季稅前獲利爲3787億元續創歷年同期新高(也超過2020年全年規模)、年增80.3%,已提前續創全年新高水準。

KPMG安侯建業分析,自全球疫情爆發後,臺灣相較全球各地在防疫上表現優異,並未進行「封城」措施,相較與其他生產製造效能下滑的國家相比,臺灣的整體經濟面及股市反而更加活絡,各保險業者也因股市整體上揚而大有斬獲,使得2020年整體獲利皆大幅上升。

就國內保險業的營運表現來看,KPMG安侯建業認爲,保險業的稅前獲利在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主要三個行業中屬於大幅成長的一員,相較銀行業負成長要優異許多。

KPMG安侯建業金融服務產業主持會計師吳麟認爲,雖然2020年國內保險業整體獲利大幅成長,但由於國外投資部位佔比偏高,在市場波動之下,面臨的匯兌風險依然居高不下,全年匯兌損失高於2019年。另外,政策走向因素也導致保險公司在業務方面的推展也遇到些許不利的情況。

KPMG安侯建業保險業主持會計師李逢暉指出,國際投資者對保險科技的熱情並未因疫情而明顯消退,疫情所帶來的風險意識上升或許爲繼續推助保險科技持續備受看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李逢暉表示,近年來伴隨着金融科技的盛行,保險業相關新創服務如雨後春筍般的浮現。透過保險場景化、理賠自動化、或採用保險機器人提供業務流程等變革使用到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與區塊鏈等新興科技,結合著雲端運算、物聯網、穿戴行裝置、生物辨識產生許多創新金融之綜效。

以總保費收入、保險密度、保險滲透度等保險市場重要指標來看,我國保險業在全球的排名依然相當前面。KPMG安侯建業謝秋華執業會計師表示,根據保發中心統計資料,2020年國內總保費收入由原於全球排名第11名提升至第10名,於亞洲市場則是排名第4位,金額則由2019年的1178億降至2020年的1133億美元。

保險滲透度臺灣原居於全球首位,2020年下滑至第二名,較香港爲低,而2020年的17.40%亦較2019年的19.97%爲低,而2020年保險密度則由2019年全球第9位退至第11位,金額由4994美元降至4799美元,在亞洲則落居香港、新加坡與澳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