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玻璃大陸發光!大興機場等地標建築都用它

大陸近年多個地標性建築背後都有臺商的身影,圖爲臺玻咸陽公司的玻璃製作生產線上。(吳泓勳攝)

大陸近年多個地標性建築的落成,背後其實都有臺商的身影,例如近年的重慶朝天門來福士廣場,又或北京大興機場的玻璃,實則都由臺企承包製作。臺玻集團咸陽公司總經理張政峰表示,像是大興機場除對玻璃節能技術有着高要求外,還要配合建築設計與配置需求,全都是客製化,「每片玻璃都不同」,不但費事也費時。過去一度要打造成大陸第一高樓的武漢綠地建案,從下單到最終交貨就花了5年之久。

具體用量上,像是來福士廣場就使用多達20萬平方公尺的玻璃,大興機場單講用量也達到8.5萬平方公尺之多,採用的都是高端技術,必須具隔熱節能效果的中空玻璃。,份技術與製造質量,也成爲臺玻在大陸的競爭優勢。張政峰指出,只論高端玻璃市場的話,目前臺玻在大陸市佔約可達到30%、位居前三大地位。

實際上,臺玻耕耘大陸已多年,最早從1993年成立臺玻中國控股進軍大陸投資建廠,至今已有崑山、成都、福建、咸陽等地、合計共30家全資子公司。以咸陽一個廠的浮法玻璃產能爲例,就可達到每日1200噸。

爲什麼到陝西發展,張政峰說明,主要還是立基於政策趨勢2大重點,除了大陸政府近年力推西部大開發,公司也確實看到中西部地區的巨大潛力,因此將據點版圖延伸至此。從2013年投產至今,業務輻射範圍擴及到山西、內蒙古甚至新疆一帶。

張政峰認爲,除本身競爭力外,發展也有大陸政府助力,例如疫情期間在物流運輸或原料取得有困難時,也曾透過與當地政府去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