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成爲美國軍火商角力戰場

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左)19日拜會蔡英文總統(右)。(總統府提供)

俄烏戰爭爆發以後,烏克蘭全民動員奮勇抵抗入侵者,也讓臺灣社會一度熱烈討論是否該延長役期。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訪臺期間建議臺灣應實施「全民皆兵」,並應延長役期,近來類似艾斯培與諸多參衆議員在訪臺期間對臺灣防衛政策的建言,其實,背後都蘊藏着複雜的軍火利益與軍售議題的爭論。

現代戰爭講求專業化與科技化,這也是爲什麼儘管臺海局勢嚴峻,國軍形象也逐漸好轉之際,國內多數的戰略學者仍推崇募兵制,不願國防政策走回徵兵制的舊路,因爲在遠距射程、精準打擊掛帥下,再多步槍兵走上戰場都很可能面臨更大的人員損耗。

艾斯培對臺灣防衛政策提倡不分男女的「全民皆兵」論,恐怕還是推測以臺灣的海空戰力,抵擋不了共軍太久,最終還是得決戰陸地,唯有全民打游擊戰的「不對稱作戰」,才能帶給共軍最大的損耗,至於勝利與否就無關美國。

艾斯培「全民皆兵」的政策論述,還提出一個很重要的附帶倡議,就是要讓臺灣人民確保有足夠的裝備可以嚇阻中國進犯,也就是說最好人人發一把步槍,甚至川普政府國安顧問歐布萊恩提到的在每個派出所都佈置一套刺針飛彈。

以艾斯培曾任美國著名軍火商「雷神」公司副總裁的背景,以及國防部長任內近乎「跳樓大拍賣」的對臺軍售,很難不讓人多作聯想。

艾斯培在擔任美國部長一年多的任期內,覈定對臺軍售案總額超過100億美元,其中包括66架F-16V、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岸置漁叉飛彈等武器裝備及載具。一方面來說,艾斯培真的很擔心臺灣安危,極力要提升臺灣自我防衛能量,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艾斯培確實爲美國軍火商帶來極大的利潤與就業機會。

拜登政府上任以後,五度對臺軍售,看起來動作頻頻,但其中僅第一次軍售的M109A6帕拉丁自走砲屬於載具類武器,其他四次都屬於後勤補給,這也跟川普政府的軍售政策明顯不同。事實上,兩屆美國政府的軍售政策,不但象徵對臺灣防衛政策構想的不同,或多或少也反映出美國軍火商背後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