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影 鬼片當道

(圖/牽猴子提供)

活久見。去年在臺灣大熱的電影《鬼才之道》(大陸名爲《詭才之道》)近日在大陸地區上映。此前,該片已經在12個城市進行超前點映。口碑良好,豆瓣評分已上升到7.7分。衆所周知,由於中國大陸影視有自己的一套審查標準,銀屏上不能有「鬼」,所以《鬼才之道》能夠在大陸上映,真的讓人驚掉下巴。

當然,即便該片能夠在大陸上映,片名也不能有「鬼」字,所以,不知道哪個鬼才想出的好點子,將片名改成《詭才之道》,可能也看過《唐朝詭事錄》這部大陸比較爆款的電視劇吧。

但《詭才之道》能夠在大陸上映,大家其實並不應該感到特別意外。因爲,去年由曾敬驊主演的《我的麻吉4個鬼》,就以《看不見的朋友》的片名在大陸上映。雖然票房並不理想,但至少釋放出一些說不清的信號,從《周處除三害》後,臺灣電影在大陸上映越來越多了,審查也好像越來越鬆了。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近些年,臺灣電影中的「鬼」是越來越多了。究其原因,主要還是2015年程偉豪導演的《紅衣小女孩》。該片的熱映不僅開啓了臺灣電影較爲罕見的系列,於2017年、2018年分別拍攝了《紅衣小女孩2》、《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還在臺灣開啓了近10年的恐怖片類型的創作熱潮,包括有《糉邪》系列、《女鬼橋》系列、《咒》系列等,成爲新臺灣電影最爲賣座的商業類型之一,《咒》更是號稱臺灣電影史上最恐怖的電影。

除了恐怖片,臺灣近些年的「鬼」片積極與其他類型進行商業雜糅,以期創新和突破,從而能夠在市場獲得更好的回報,尤其是與喜劇片的結合,更受觀衆的喜愛。於是近些年臺灣電影市場,有一種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的氣息,那時候黃百鳴的《開心鬼》系列、林正英的殭屍電影系列都給華語地區的觀衆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而現在,臺灣電影市場也是鬼片當道,各類「鬼」等活躍在銀幕上,不禁讓人感嘆臺灣電影的創作自由空間。單是過去的兩年裡,就誕生出了3部精彩「鬼」片:《關於我和鬼成爲家人的那件事》、《我的麻吉4個鬼》、《鬼才之道》,給華語電影增加了不一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