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鋼琴家張凱閔 奪盧布爾雅納鋼琴大賽首獎

22歲臺灣鋼琴家張凱閔(左三)日前拿下首屆盧布爾雅納音樂節國際鋼琴大賽(The 1st Ljubljana Festival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首獎。(摘自盧布爾雅納音樂節國際鋼琴大賽臉書)

22歲臺灣鋼琴家張凱閔日前拿下首屆盧布爾雅納音樂節國際鋼琴大賽(The 1st Ljubljana Festival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首獎,除了獲得三萬歐元獎金之外,未來大會還會幫忙安排多場音樂會,張凱閔表示,他還在沉澱心情,感受這次獲獎對他的意義。

張凱閔現就讀美國歐柏林音樂院,師承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得主鄧泰山,這次大賽過後,他也沒停下腳步,從斯洛維尼亞返回美國,隔天一早又繼續上主修課。張凱閔表示,他近年積極準備比賽,少了沉澱的時間,「拿了這個獎之後,我覺得可以暫時休息一下,彈點不一樣的曲目,思考自己可以如何更進步,之後再出發。」

張凱閔出生於2001年,是彰化鹿港人,從小開始讀音樂班,畢業於民生國小音樂班、雙十國中音樂班和臺中二中音樂班,主修鋼琴,師事郭宗愷,副修小提琴,老師爲謝佩殷。他表示,小時候是哥哥先開始學琴,「我也跟着學,但哥哥後來成爲桌球教練,我繼續彈鋼琴。」

張凱閔和鄧泰山於2017年首次見面,當時鄧泰山來臺舉辦大師班,張凱閔在大師班的演奏也令鄧泰山印象深刻。隔年他參加在歐柏林音樂院舉辦的庫柏國際鋼琴大賽,拿下銀獎,獲得音樂院四年獎學金,也因此能和鄧泰山學習。

張凱閔表示,從小到大每個老師帶給他不一樣的啓發,「國中時郭宗愷老師教我獨特的演奏技巧練習,也讓我學會獨立思考,要打開腦和心,表現對音樂的想法。」

張凱閔說,鄧泰山同樣期許他能獨立思考,「老師很看重音色、層次、觸鍵,還有音樂的發聲(articulation),以及如何成爲獨一無二演奏家的一切,有很高標準的要求。」

盧布爾雅納音樂節國際鋼琴大賽今年爲首屆舉辦,比賽流程爲先寄影片甄選,入選後必須通過兩輪長達50至60分鐘的獨奏曲目和一輪協奏曲,才能勝出。張凱閔通過影片甄選後,一路從第一輪和22位選手、第二輪和12位選手,一直到第三輪協奏曲和6人比賽,他在協奏曲選定的曲目是難度甚高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張凱閔表示,他不是從小到大參加比賽都能順利獲獎的人,而是一步步地走着,這個比賽是一個開端,未來他也將持續努力,繼續精進琴藝。此外,預計8月底、9月初,張凱閔也將返臺,和加拿大籍鋼琴家白立君一起彈奏雙鋼琴音樂會,全臺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