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看見上海的驚歎

2023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6日在上海開幕,主題爲「智聯世界 生成未來」。圖爲示意。(中新社)

上海歸來,頗多感觸,幾分驚歎。

驚歎之一,禮讓行人,十分徹底。不論是偏遠的寶山區第九人民醫院前無號誌的行人穿越道,西藏北路、南京西路的十字路口,靜安寺前六線、八線大道多向號誌、警察站崗的十字路口,還是小巷裡的路口、停車場出口的黃線區,只見路人,或是悠然步行而過,或是快跑穿越,轉彎車輛駕駛,無不停、看、聽、讓,保持距離,慢慢駛過。

上海友人戲稱,禮讓行人讓上海鬧區的塞車問題更爲嚴重(這點,或許正值暑假期間,未能體會),但也培養了人們的耐性!遵守交通規則,禮讓行人已經成爲上海市民基因的一部分了!至於臺灣,禮讓行人尚未成功,同胞仍須努力。

驚歎之二,街道整潔,就連高架路路面和兩旁綿延不絕的隔音牆,都乾乾淨淨,不見垃圾,不見污漬積塵。原以爲街道整潔僅限於通衢大道,不料,路經普陀區、黃埔區的老舊社區,不但街道整潔,蓋有年矣的建築物外觀,也都整整齊齊的,不似臺北、新北、基隆許多老舊社區街道,雜草叢生、垃圾滿地,老舊建築物外觀,電線纏繞、油漬污漬佈滿牆面,門窗鏽蝕,一派破落蕭條景象。

上海有五萬三千多名第一線的環衛工人,五萬三千人要想維護大上海街道整潔,靠的是現代化的各類城市清潔工具,譬如小型掃街車、水車、高壓噴槍、各型垃圾運輸車等。此外,上海市各區政府可能定期進行小型都更和市容美化工程。這些,都確保了大上海時時維持着美麗的風情。

驚歎之三,公共廁所幹淨整潔,少有異味。從虹橋機場到市區百貨大廈,從飯館、咖啡廳到公園的公共廁所,除了乾淨,還多了幾分設計感和人道關懷。殘疾人專用的廁所、母嬰廁所、清潔液、擦手紙、烘手機,一應俱全,如廁用具也添加了人體工學的考量,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某間購物商城的衛生間指示標誌,放棄了常見的男生女生圖像,改用人們內急的窘樣,讓人發出會心的一笑。

唯一讓人覺得失望的廁所,竟然是觀光熱區田子坊的公共廁所。此外,地鐵站的公廁,也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臺北捷運沿線各站公廁,完勝上海地鐵公廁,差堪告慰。

觀微知着。整潔的街道和公廁,禮讓行人,顯現城市管理者抓住了治理城市的要訣,也意味着城市居民素質的提升。臺北上海間的雙城論壇,舉辦多年,不知歷任的臺北市長有沒有類似的觀察和體會?(陳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