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口負成長關鍵?鄉民:蔡政府執政後年輕人對未來沒希望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2020年新生兒只有16.5萬,引發去年人口負成長。(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PTT鄉民針對少子化議題發表意見 (翻攝PTT)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2020年新生兒只有16.5萬,引發去年人口負成長。國發會分析是因近年女性教育程度提高。但網路鄉民freeclouds今日於PTT發文表示,少子化元兇是對未來沒希望,「尤其是蔡政府執政後,年輕人對未來的希望感,反而消失的越快。」民衆黨立委張其祿說,政府根本搞不清楚世代剝削的狀況。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最新資料,去年25歲至44歲未婚率43.2%,等同適婚年齡中有301萬人未婚,創下新高。國發會認爲,除了房價、薪資外,也跟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就業機會提升,觀念上認爲不見得要投入婚姻有關。

freeclouds在PTT發文指出,年輕人若對未來有希望,自然有自信,也會想把希望傳給下一代。所謂的低薪、高房價、長工時,所反映的就是人民不看好臺灣未來有什麼希望。

freeclouds說,臺灣數十年前的經濟條件感覺沒那麼好,但是生育率高,那是因爲對未來有希望。多生小孩增加生產力,會有更好的未來,這代完成不了的願望由下一代來實現,都是對未來有希望的展現。

freeclouds表示,蔡政府執政後,年輕人對未來的希望感反而消失破滅地越來越快。過去因爲很多人不滿國民黨執政,把未來寄託在擅長用華麗詞藻帶給年輕人希望的蔡總統,但民進黨執政後,不論是《勞基法》修法或是房價問題上,蔡政府都選擇跟財團妥協,算是徹底讓年輕人看清。

Freeclouds指出,蔡總統執政後,也是繼續出賣年輕人,跟財團建商站在一起。現在多數年輕人的看法就是,努力再多也不如有好爸媽,社會階層不怎麼流動,薪水永遠趕不上房價跟物價漲幅,生小孩也沒能力提供更好的生活。

Freeclouds說,蔡總統在2020年連任的訴求,主打亡國感,但若國家都要亡了,年輕人對未來又會有什麼希望?雖然蔡總統連任了,但那是恐懼和亡國感的民族主義使然而已,少子化現象在蔡政府執政後,加速發生而已。

張其祿表示,中央政府對明年度總預算,有關少子化對策,共編了8百多億,成長幅度約50%。但國家一方面放任高房價、長工時等造成少子化的因素,一方面又編大筆預算想補破網,真的很諷刺。

張其祿指出,政府現在還是用老方法,發生育補助、津貼等等,都是撒大錢幹傻事。這些做法對養育子女來說,根本是杯水車薪,也代表政府根本搞不清楚世代間剝削的真實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