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陶藝獎高手雲集 攜手北科大推「陶藝巨擘展」

「卓越獎」得主沈東寧創作語彙極富東方美學,呈現溫潤如玉的柔美意境。(新北市陶博館提供/劉瑋晴新北傳真)

「2023臺灣陶藝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2024年4月21日在陶博館3樓特展室盛大開展,包括卓越獎、新銳獎及創作獎等共計121件作品。開展之初,陶博館與北科大合作推出「灼越-北科大・陶博館臺灣陶藝巨擘展」,匯聚臺灣陶藝獎最高殊榮「成就獎」的5位陶藝前輩們,及其他多位老師作品,運用臺灣的土壤滋養創作,精湛表現臺灣孕育陶藝文化的樣貌。

陶博館館長張啓文表示,陶博館多年來致力推動臺灣陶藝發展,期望培養良好的創作環境,爲所有陶藝愛好者提供展演舞臺。在此精神與使命感之下設置「臺灣陶藝獎」,鼓勵創作者在陶藝創作上彼此觀摩切磋,勇往直前突破界限,促進臺灣陶藝持續新興發展。也勉勵所有參與者,秉持愛陶做陶初心,持續在陶瓷藝術創作路上朝向榮耀前進發光。

耕耘陶藝四十餘載的陶藝家沈東寧,創作語彙極富東方美學,呈現溫潤如玉的柔美意境,橫跨實用陶與創作陶,轉化平凡景緻爲優雅寧靜的作品細節,作品多以系列稱之,以表達連貫的體系,在沒有名相的束縛下,提供觀者更多空間感受作品的細微變化,如心象系列、家系列、地景系列、藍染系列等,均獲重要機構肯定,包括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等皆收存典藏。沈東寧在陶瓷藝術上努力不懈的精神及對陶藝認真專注的態度,是臺灣現代陶藝一股溫柔力量,獲本屆卓越獎可謂實至名歸,爲陶藝界發展的典範。

創作獎首獎張祐綾《肉販》,將擅長的臟器作爲創作主軸,記錄臺灣風景-傳統市場的日常物件,傳達對於生命的深刻感動。(新北市陶博館提供/劉瑋晴新北傳真)

創作獎首獎張祐綾《肉販》,將擅長的臟器作爲創作主軸,經由拋光薰燒再排列成空間裝置,記錄臺灣風景-傳統市場的日常物件,傳達對於生命的深刻感動。實用獎首獎羅士修《芳茗茶席》以霜白釉的釉色呼應冬至白雪覆蓋,刻花的器型展現春天百花初放意境,不僅實用更兼具展現細膩雕刻藝術。

實用獎首獎羅士修《芳茗茶席》霜白釉色呼應冬至白雪覆蓋,刻花的器型展現春天百花初放意境。(新北市陶博館提供/劉瑋晴新北傳真)

「臺灣陶藝獎」高手雲集,見證20多年來臺灣當代陶藝發展的軌跡,是當前臺灣陶藝界最具有指標性的重要獎項,展現當代陶藝嶄新視角、獨特創意和豐富的生命力,歡迎民衆把握展期欣賞及感受陶藝新時代的多元語彙。